登录
[宋] 李之仪
幻化如空花,建立等修竹。
四海不离身,一笑长满掬。
相逢亦何有,展转犹所独。
攀缘过九上,圆顿系一宿。
岁月屈身臂,到此非问卜。
心清闻妙香,老句俱三复。
何当会实际,超然发吾覆。
未尔且逡巡,更待梨早熟。
《禅心与诗情的共振——诗人赠乌牙义禅师诗赏析》
这首赠答诗展现了宋代士僧交往的典型场景。诗人以"幻化如空花"开篇,既是对佛家空观思想的体认,又暗含对禅师超然物外的赞叹。"四海不离身"四句,通过空间与时间的双重维度,勾勒出禅师"行住坐卧皆是禅"的修行境界。
诗中"攀缘过九上"至"老句俱三复"一段,运用佛教修行术语与日常生活意象的交织,形成独特的诗意空间。"九上"暗指修行次第,"一宿"则化用《维摩诘经》"一念悟即佛"的顿悟思想。诗人将抽象的佛理转化为可感的诗意表达,展现了对禅师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
尾联"未尔且逡巡,更待梨早熟"以日常物候入诗,既是对当下因缘未具的坦然接受,又暗含对将来彻悟的期待。这种将禅意融入生活细节的表达方式,正是宋代禅诗的典型特征。全诗在佛理与诗情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既不失禅门旨趣,又充满文人雅致,堪称宋代士僧唱和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