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宋李之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之仪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原文

金柔火老,欲避几无地。谁借一檐风,锁幽香、愔愔清邃。瑶阶珠砌,如膜遇金篦,流水外,落花前,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笑语皆真类。惆怅月边人,驾云軿、何方适意。么弦咽处,空感旧时声,兰易歇,恨偏长,魂断成何事。

现代文赏析、翻译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赏析

这首词以避暑为引,实则抒发了词人深沉的隐逸之思与人生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清凉幽静又充满惆怅的艺术世界。

上阕开篇"金柔火老"四字精妙,既点明夏末秋初时节特征,又暗喻人生迟暮之感。"欲避几无地"道出无处遁逃的困顿,而"一檐风"的意象则突然打开清凉境界,形成强烈反差。词人用"锁幽香"的拟人手法,将无形的香气具象化,更显避暑之地的幽静深邃。"瑶阶珠砌"以下数句,以金篦剔膜喻指景物之精致剔透,流水落花间透露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下阕转入人事,"擘麟泛玉"的宴饮场景与"笑语皆真"的欢愉,反衬出"惆怅月边人"的孤独。云軿意象暗含仙道思想,却以"何方适意"的疑问消解了超脱的可能。结尾五句情感渐趋深沉,么弦咽声勾起旧忆,兰草易凋的意象与绵长恨意交织,最终以"魂断成何事"的诘问收束全篇,留下无尽怅惘。

现代文译文: 夏末的骄阳似火,想要躲避却几乎无处可去。是谁借来这一檐凉风,将幽幽香气锁在这般宁静深邃之中?玉阶珠栏精致剔透,如同薄膜遇上金篦般明净。流水之外,落花之前,这般景致岂是人力所能造就?

分享珍馐,共饮美酒,谈笑间尽是真情流露。令人惆怅的是那月下之人,驾着云车,究竟去往何方才能称心如意?当琴弦发出呜咽之声时,徒然追忆往昔的旋律。兰花容易凋谢,遗憾却格外绵长,这魂牵梦萦究竟为哪般?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