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出塞》唐虞世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虞世南

《出塞》原文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现代文赏析、翻译

《出塞》现代文译文:

将军胸藏兵书韬略, 统帅身负九锡尊荣。 追慕先贤忠义气节, 誓要报答圣主恩情。 太行以西多慷慨之士, 长城以北有未归亡魂。 挥鞭催马登上陇山, 勒紧缰绳驰下平原。 立誓要穿越茫茫大漠, 从容奔赴玉门边关。 轻装疾行无暇休整, 战车飞驰惊动四野。 边塞寒风凛冽刺骨, 战马嘶鸣疲惫不堪。 大雪遮蔽天山古道, 坚冰堵塞交河源头。 刀锋凝雾黯淡无光, 军旗覆霜僵硬难扬。 刚正不阿倚剑而立, 夕阳西下风沙漫天。

赏析:

这首边塞诗以雄浑笔触勾勒出盛唐将士出征的壮阔画卷,展现了三个层面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上的双重脉络 全诗以"誓将绝沙漠"为界,前半部写将士的忠勇抱负("思酬明主恩"),后半部绘边塞的严酷环境("雪暗天山道"),形成精神与自然的强烈对照。这种内外交织的叙事结构,既彰显了人的意志,又突出了自然的威压。

二、意象群的精心构建 诗人选取"陇坂""平原""沙漠""玉门"等地理意象构成空间纵深感,又用"边风""征马""雪暗""冰塞"等气候意象营造肃杀氛围。特别是"雾锋""霜旗"的细节描写,将金属兵器与纺织物的物理特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变化刻画入微。

三、情感张力的艺术处理 开篇"九命尊"的荣耀与结尾"风尘昏"的苍凉形成情感落差,中间"惊策骛戎轩"的激昂与"萧萧征马烦"的疲惫构成心理起伏。这种荣耀与艰辛的并置,正是盛唐边塞诗特有的慷慨悲壮之美。

诗中"耿介倚长剑"的剪影,既是将士形象的定格,也隐喻着唐代文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特有的雄健诗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