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更漏子·柳丝长》唐温庭筠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温庭筠

《更漏子·柳丝长》原文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现代文赏析、翻译

《更漏子·柳丝长》现代文赏析与译文

赏析: 诗人此词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春夜相思图。全词通过"柳丝"、"春雨"、"漏声"等意象层层递进,将闺怨之情融入景物描写。"画屏金鹧鸪"与"城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内外世界的隔绝。"香雾薄"至"梦长君不知"一段,以谢家池阁典故暗喻女子孤寂,红烛绣帘的华美与内心惆怅形成强烈反差。下阕"星斗稀"至"旧欢如梦中",通过晨景转换展现时间流逝,满庭落花象征青春将逝。全词善用意象叠加:"金雀钗"见欢情短暂,"蜡成泪"喻相思之苦,"梧桐夜雨"更是将离情推向高潮。诗人以富丽精工的语言,构建出一个幽微深婉的情感世界。

现代文译文:

【春夜】 柳条纤长,春雨细密,花丛外更漏声遥遥传来。惊起边塞的雁群,唤醒城头的乌鸦,唯有画屏上的金鹧鸪静立不动。薄雾般的熏香,穿透重重帘幕,谢家池阁里弥漫着无尽惆怅。背对燃烧的红烛,垂下锦绣帘栊,漫长梦境里,你可知我的思念?

【拂晓】 星辰渐稀,钟鼓声歇,帘外晓莺啼破残月。兰草沾满露珠,柳枝被风吹斜,庭院里堆满凋落的花瓣。空寂的楼阁上,倚栏远望,仍似去年此时满怀忧伤。春天将尽,思绪无边,往日的欢愉恍如梦境。

【欢忆】 金雀钗映着红粉面庞,花丛中短暂相会。你懂我心意,我感你怜惜,这份深情唯有问询苍天。香灰结成穗状,烛蜡滴落如泪,恰似两人缠绵的心事。山形枕上脂粉犹存,锦被却已冰凉,醒来时更漏将尽。

【秋思】 相见日稀,相忆日久,黛眉淡如烟柳。垂下翠绿帷帐,结成同心结,等待郎君归来熏暖绣衾。城头明月洁白如雪,蝉鬓美人愁肠寸断。宫树隐入黑暗,鹊桥横跨天际,玉签刚刚报晓。

【别离】 背对江边楼阁,遥望海上明月,城头号角声呜咽。堤岸柳枝摇动,岛上烟雾昏蒙,两行远征的雁阵各自分飞。京口渡口,归帆远去,正是百花将谢时节。银烛燃尽,星斗低垂,村落传来一声鸡鸣。

【夜雨】 玉炉香烟袅袅,红烛泪痕斑斑,偏偏映照画堂里的秋思。眉间翠黛已淡,鬓发如云散乱,漫漫长夜衾枕生寒。梧桐树上,三更冷雨,怎知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在空荡的台阶滴到天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