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袁宏道
鬡发茁霜根,精神出骨上。
能令见者心,自发幽岩想。
西山万螺青,得意即孤往。
履崄若平陂,宽衣不持杖。
道逢破衲人,长跪必合掌。
除却身口外,一钟无馀镪。
经行达曙鸡,念珠长五丈。
净月含宝瓶,彻底皆澄朗。
《赠大宗长老》现代文译文:
你如霜的鬓发盘结如老树根, 精神气度从骨相里透出锋芒。 能让每个见到你的人心中, 自然生出对幽深岩穴的向往。
看西山如万只青螺叠翠, 心有所得便独自前往。 踏险径如同走平坦坡地, 宽袍大袖从不拄杖。
路上遇见褴褛的修行人, 必长跪合掌礼敬对方。 除却遮身衣、糊口粮, 只剩一口钟再无余财傍。
诵经行禅直到晨鸡唱晓, 五丈长的念珠捻过手掌。 明月净如盛满的宝瓶, 照得天地间一片澄明朗朗。
赏析:
这首赠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高僧形象。诗人从"鬡发""霜根"的苍劲外貌起笔,转而刻画其"精神出骨上"的内在气度,形成由表及里的立体呈现。
诗歌中运用多重对比手法:万螺青山的壮阔与孤往的淡泊,履险如夷的从容与不持杖的洒脱,物质极简("一钟无馀镪")与精神富足("彻底皆澄朗")的对照。特别是"净月含宝瓶"的意象,将月光比作盛满的宝瓶,既写实又超验,暗喻长老心境如月般圆满澄明。
在韵律上,诗人采用仄起平收的节奏,如"掌"与"镪"、"丈"与"朗"的押韵,形成回环往复的诵经效果。末句"彻底皆澄朗"以开阔的阳韵作结,余韵悠长,恰似晨钟回荡,完美呼应了赠诗对象的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