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观音庵为一心隐斋上人题》明袁宏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袁宏道

《观音庵为一心隐斋上人题》原文

古鎗百斛沸春雪,衲子如云谢不得。

堂头拊脾饭头饥,军持每注珠泉竭。

室中夜语秋花坠,举世三写乌焉字。

难将真药苦投人,衲衣偷裹菩萨泪。

宴息六度万行场,敷演水月空花戏。

观音妙法最难思,山僧功德不可议。

现代文赏析、翻译

《观音庵为一心隐斋上人题》现代文译文:

古茶釜中百斛春雪沸腾, 僧众如云推辞不得供养。 方丈拍腹时斋堂正断粮, 每次注水军持瓶像要汲干珠泉。

禅房夜话时秋花悄然落, 世间文字传抄已面目全非。 难将苦口良药强灌世人, 只得袈裟暗裹观音悲泪。

安住六度万行的修行道场, 演绎水月空花的佛法戏论。 观音玄妙法门最不可思量, 山僧功德深远岂能妄议。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以观音庵为背景,通过多重意象展现修行生活的真实与超脱。前四句以"沸春雪""珠泉竭"等意象,暗喻佛法如清泉滋养,却也有物质匮乏的修行实相。"秋花坠""乌焉字"的意象转换,则深刻揭示了佛法传播中的失真困境。

诗人运用"衲衣裹泪"的独特想象,将菩萨悲悯与僧人苦修融为一体,形成感人至深的宗教画面。后四句转入对修行境界的赞叹,"水月空花"的佛理阐释与"不可思量"的终极体验相呼应,最终以"不可议"收束全篇,留下无尽禅意。

诗人在此诗中既展现了晚明文人禅诗的典型特征,又通过生活化的细节描写突破了传统禅诗的抽象表达,在世俗与超脱之间找到了独特的诗意平衡。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