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范成大
长病人嫌理亦宜,吾今有计可扶衰。
烦君舁著山深处,恐有黄龙浴水医。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戏书》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位对世间争斗早已厌倦,力求恬适自安的隐士形象。以风趣幽默的笔法,曲折道来,唤起人们强烈共鸣,读后不觉为之赞叹!诗题曰《戏书》,可作者一开始就正面立意表明,他对穷苦的日子不堪再受,而自己已觅得一个“好计”,可以“扶衰”。
“长病人嫌理亦宜”,一个“长病”人,自是百无聊赖,只好静坐调息,聊以度日。他嫌烦扰之地,也宜于避离。此情此景,令人想到陶渊明曾说“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不尽意,车马去迟迟”,他对东篱隐居的惬意的描摹实在是超出于我们许多了。“今朝有计可扶衰”,便是自第5句起,诗人展开了自我解脱的奇思妙思:听说此处风景甚美(具体情景不作点明、浮想),往上有沐浴之处--浴龙潭,(至潭之上或许是山谷清泉激发着的水流声和山里特别悦耳的山音鸟韵)。我可以乘车上去看一看;若是无意有处能在此稍治庐舍作为修身养性的良所那就更好,就怕一般也没有那个黄龙(黄龙习称朱熹)在这里“浴水为医”把个老迈的我重新振作起来那还得了?这是一种曲折之至的写法!不过有第5句诗“穷愁应有走兽归”做铺垫。就似一只陷入绝境困兽的心象被什么触动了似的,也由此带来了积极乐观的情绪。这首诗首尾无异是两种情结(情绪)的流水帐:病态已极、心境也黯淡极了的种种和发现新的生机的种种。在一种极其枯淡的情绪中跳出诗意来的是那样新奇、有趣,就像诗人别出心裁妙手偶得的一副好联对儿!这种妙思和读者自己把捉、领悟生活哲理的喜悦感受融合在一起了。
此外还有一点应当说明:这位老病之士极可能正值隆冬(末句透露了这一点)。不然那龙潭畔尽是一片凄凉景色;即便是一片盎然生意又怎能去疗治他的多病之躯呢?这里我们还可以作一点现代心理学的思考:人的某种追求得以实现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快适和慰藉感;同时又会生出一种成就欲和成就感的满足感。前者属于情理之中;后者则是非同寻常的(这种满足感往往产生于出人意料之外)。范成大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情理之外的成就感的满足感!
以上仅为赏析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译文:
长期卧病,嫌弃纷扰的地方也很适合。麻烦你抬到山深处,恐怕有黄龙浴水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