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爱雪歌》宋范成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范成大

《爱雪歌》原文

平生爱雪如子猷,江湖乘兴常泛舟。

长篙斫冰阴火迸,玉板破碎凝不流。

淙琤大响出船底,两舷戛击锵鸣球。

棹夫披蓑舞白凤,滩子挽繂拖素虯。

四开篷窗爱清供,风卷花絮飞来稠。

飘飘著衣宝唾住,片片入酒春酥浮。

醉中榜入玉烟去,耳热不管寒飕飕。

大千空蒙到何许?日暮未肯回船头。

夜深冻合随处泊,歌呼达晓鱼龙愁。

明朝掬雪颒且漱,挥毫落纸云烟遒。

新诗往往成故事,至今句法留沧洲。

推迁华年弦柱换,俯仰归鬓塘蒲秋。

晓衾闻雪亦健起,径欲一棹追昔游。

毡衫胖肛束浑脱,絮帽匼匝蒙兜鍪。

十步出门九步坐,儿女遮说相苛留。

谓言此是少年事,岁晚户牖当绸缪。

万景无穷鼎鼎至,百年有限垂垂休。

梦随落雁堕沙嘴,愁对饥鸱蹲瓦沟。

重寻胜践可复许,且挹清寒揩病眸。

须臾未遽妨性命,呼童尽卷风帘钩。

现代文赏析、翻译

《爱雪歌》现代文译文:

我平生爱雪如王子猷,常在江湖乘兴泛舟。长篙劈开冰面,阴冷的火光迸溅,如玉板破碎凝滞不流。船底传出淙琤巨响,两舷相击如鸣玉球。船夫披蓑衣似白凤起舞,滩工拉纤绳如素龙游走。四面敞开篷窗爱这清雅景致,风卷雪絮纷纷飞入舟。雪花飘飘沾衣似珍宝停驻,片片落入酒中如春酥浮游。醉中仿佛进入玉色烟霞,耳根发热哪管寒风飕飕。大千世界空蒙延伸何处?日暮时分仍不肯调转船头。夜深河面冻结随处停泊,欢歌达旦令鱼龙生愁。清晨捧雪洗脸又漱口,挥毫落纸字如云烟劲遒。新诗往往化作旧日故事,至今句法仍流传沧洲。岁月推移年华似琴柱更替,俯仰之间鬓发已如塘蒲逢秋。今晨闻雪声立即起身,真想再驾小舟追昔游。毡衫臃肿束着浑脱带,絮帽层层如戴战盔兜。十步出门九步又坐下,儿女拦路苦苦相留。都说这是少年狂事,岁暮该当修缮户牖。万般景致无穷尽涌来,人生百年有限渐近休。梦随落雁坠在沙洲嘴,愁对饿鸱蹲守瓦沟。重寻胜景可否再许?且捧清寒擦拭病眸。片刻欢愉不至伤性命,唤童卷起所有风帘钩。

赏析:

这首《爱雪歌》是诗人晚年追忆壮年游历的感怀之作,以"爱雪"为线索,贯穿了三个时空维度:往昔的壮游、当下的病老、永恒的雪景。全诗在虚实交错中完成了一次精神还乡。

艺术特色上,诗人运用了"冰火相激"的意象组合("阴火迸")、通感手法("锵鸣球"将听觉视觉化)、神话喻体("白凤""素虯")等,构建出瑰丽的雪航图景。后半段通过"毡衫胖肛""絮帽匼匝"等俚俗意象与前半段的仙逸形成张力,暗示肉体衰老与精神飞扬的矛盾。

情感脉络呈现三重转折:开篇十六句极写雪中放舟之乐,以"玉烟""大千"等超逸意象达到高潮;中间十二句突然跌落现实,通过"塘蒲秋""病眸"等衰老意象形成强烈反差;结尾四句却在衰颓中迸发最后激情,"尽卷风帘钩"的结句既是对风雪的拥抱,也是对生命局限的超越。

思想价值上,这首诗超越了普通咏物诗的范畴,将雪景转化为生命体验的载体。诗人通过雪中狂欢的记忆,完成了对时间流逝的抵抗。最后"须臾未遽妨性命"的豁达,体现宋代文人"格物致知"后的生命通透,在承认局限的同时葆有精神自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