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交難》宋范成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范成大

《交難》原文

美一人兮巖之扃,珮璧月兮間珠星。歲既单兮不圭幣,路巉絶兮遠莫致。稼石田兮长飢,誰與此兮蓺之。藉予玉兮雙瑴,先予絺兮五兩。不萬一兮當此,託长風兮寄想。长風兮無旁,吾媒乏兮凤凰。謂蘋若兮蒿艾,凤告予兮以不祥。恐青女兮行秋,奄销歇兮众芳。搴芳華兮玉蕤,將以遺兮所思。玉蕤兮霜露,所思兮未知。

现代文赏析、翻译

《交難》现代文解析与赏析

【原文今译】 那位住在山岩幽处的美人啊, 佩戴的玉饰如月华流转,珠玉如星辰点缀。 岁月流逝却无缘以玉帛相赠, 险峻山路阻隔难达她门前。 在贫瘠石田耕作长久饥饿, 可有谁愿与她共度这艰难? 我献上成对美玉作信物, 又奉上细葛布匹表心意。 这微薄心意恐难匹配她的高洁, 只能托付长风寄去我的思慕。 长风浩荡却无依凭, 我缺少凤凰这样的良媒传情。 把水草错认为香蒿, 凤凰警示我这不祥之兆。 怕只怕秋神青女将至, 转瞬间百花都将凋零。 我采撷如玉的花蕊, 想要赠予日夜思念的人。 可花蕊已沾寒霜白露, 思念的人啊终究心意难明。

【深度赏析】 诗人这首楚辞体作品以"求女"为表,以"求仕"为里,展现了宋代士人典型的精神困境。全诗通过三组意象的精密交织,构建出沉郁悱恻的艺术世界。

第一重意象系统聚焦"求女"主题。诗人以"巖之扃"的美人象征理想,用"珮璧月""珠星"极写其高洁,而"石田长飢"的农耕意象暗喻追求理想的艰辛。"双瑴"美玉与"五兩"细葛的聘礼,对照"不萬一"的自惭,形成强烈的心理张力。

第二重意象系统展现沟通困境。"长风"意象的运用颇具匠心,既承《离骚》"托风媒"传统,又以"無旁"二字点明孤独处境。凤凰拒媒的情节设计,化用《诗经·卷耳》"嗟我怀人"的典故,暗示仕途受阻的现实困境。

第三重意象系统暗喻时局忧患。"青女行秋"的典故出自《淮南子》,诗人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背景下,通过"众芳销歇"的衰飒景象,表达对南宋国势的隐忧。末句"所思未知"的悬疑收束,留下无尽的怅惘。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贯穿始终,形成含蓄深婉的抒情风格;二是"三三七"参差句式造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三是"玉蕤霜露"等意象组合,营造出晶莹而凄冷的意境。这种将个人际遇、政治寄托与哲学思考熔于一炉的创作方式,体现了宋代文人诗"尚理"的特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