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十九》清林则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林则徐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十九》原文

桑椹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

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原诗的开头即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副儿农家丰富多彩的夏日田园画面,这在即将削色绘当时流派二山水风光繁多粉饰,就显得分外清爽美好。"桑葚才肥",麦梢过了罢清明之后便是忙耘,"家里嫩绿的桑叶刚刚绽开”,"红紫”犹存”它把时令把握得十分准确。

"杏又黄”,从"杏黄"这个关合点上,引出了下文的瓜果系列描绘。接着又将甜瓜、沙枣一一列出,各以“亦糇粮”总括,这是十分确切的。因为这些瓜果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确是主要果品食品。尤其在春夏之交,各种农活较忙,吃食摊贩又少,备些瓜果之类干粮以备不时之需,确是明智之举。下面两句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思是说:随着桑葚、杏子、甜瓜、沙枣的成熟,各种炊烟渐渐消逝,大家拿起干馕尽情嚼着——此景格外亲切温馨,映衬了白杨耸峙的一簇簇篱笆农家的新颜和因美食佳果给引出来的暂时和悦心情。用馕佐话这一在哈萨克族人民饮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面食品名与吃食地点巧妙结合起来,“冷饼盈怀”虽述吃食者的愉快程度之极至但却不露痕迹,可谓高明之至。

诗的前两句写时令景物,后两句写农家风味,都是紧扣诗题“回疆竹枝词”而作。然而又不象传统的竹枝歌头那样直陈其事,而是通过描绘农时成熟景象和风味来间接地表现农人的生活情趣和性格特征。它从不同的两个侧面刻画了一幅活生生的不同情味的乡土风貌图。“冷饼盈怀”在现代眼光中不仅是一件顶好吃的点心之类而且是用精美的食品盒儿包装后,可在友人、家人相互品尝、闲话、邻里互赠的友情馈赠礼品“馕”在此实也充当了一个美好的感情代表符;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感情联系。

现代译文:

桑葚和杏子同时成熟,甜瓜和沙枣也成为了干粮。

在村庄里炊烟稀少,拿冷饼来呼唤它馕。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