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范成大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
以下是根据原文所做的赏析:
游宁国奉圣寺
范成大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
这是范成大游宁国奉圣寺时写的一首纪游诗。首句写登台望景,用“郁”字形容台殿的高峻,也形象地展示了山谷间森秀的景象。“山转溪回一水朝”描状登台后的第一印象——周围的山势回环曲折,溪水也跟着弯曲回环,而在山谷间流淌的一股溪水,正朝着奉圣寺的方向流去。这一句把山川的壮美和神韵都写出来了。
第二句转入对寺中景物的描写,写诗人登台后沿着溪边漫步,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不惜褰裳呼小渡”,诗人完全陶醉在山水之中了,竟然不顾山路湿滑,频频褰裳涉水,探访小溪的对岸有什么胜景。这一句通过“不惜”一词,把诗人对奉圣寺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出来。“夜来春涨失浮桥”,诗人虽然只写了一个“涨”字,但却生动地写出了上游多雨或下游水流的湍急的情形,还进一步补写了昨天一夜河水上涨的情状,可以说含蓄而别有情致。这两句一方面从空间和视角上写出了山之深、水之流、天之阔,表现了诗人对奉圣寺山水景观的喜爱;另一方面也通过“小渡”、“浮桥”,为结句蓄势。
这首诗写景抒情,不刻意铺陈夸张,而是以平淡清新的风格和笔触描绘出生动活泼的图景,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译文:
松树梢头高标台殿相接连,山势弯曲溪流环绕一水流。不吝啬褰衣涉水招呼小渡,昨夜春潮泛涨哪还有桥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