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三游洞序》唐白居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白居易

《三游洞序》原文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

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余序而记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白居易《三游洞序》的赏析:

这篇《三游洞序》是白居易对三游洞的所见所感所想所作的描述,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先,文章开头描述了作者与朋友在冬末春初时分,从江州司马和通州司马的职位上调任忠州刺史和虢州长史,这本身是一种巨大的职务变迁。但是更有趣的是这种相遇中暗含的变化:当从悲秋远谪转变为尽释前嫌重访旧迹之时,两个多年挚友因此欣喜得以“三游”此独此佳境。虽然现实与历史呈现于面前的新景象不断的变化和推进,但他们从中挖掘并唤起关于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感受却是不变的。

其次,文章中对三游洞的描绘,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石如叠如削,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泉如泻如洒,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这种描述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色彩,让人能感同身受这世间的壮丽山水,充满了生气与生机。而后洞中瀑布所发出熠熠光芒让大自然灵动的动态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他们的光明激射苍穹映射出来山水最清晰的色彩、把巉石玲珑的身影留下最好的证物,因而那种情感的浓厚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最后,文章中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峡山昏黑、云破月出的情境中,他们通宵达旦无法入眠,直到天明才离开。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文章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们感叹于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感叹于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他们珍惜这次相遇,因为这是他们难以相逢的难能可贵的时刻。

总的来说,《三游洞序》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文章,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现代文译文:

在平定淮西叛乱后的次年冬天,我从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史,元稹从通州司马调任虢州长史。又过了一年,我们各自接受任命前往新的州府赴职,我和元稹与刘禹锡同行。三月十日,我们在夷陵相会。第二天,元稹掉转船头把我送至下牢戍。又过一天,我们将分别却又难以割舍,元稹划动船在上下移动了好久。酒意上涌时,听到石缝间流出的泉水声,于是舍棹登岸,步行进入岸边缺口的地方。开始看到石头重叠如刀削,其中形状奇特的好像伸长手臂,又如悬挂的旗帜。接着看到泉水流泻如散珠飞洒,其中奇特的好像悬挂的白绸,又好像连绵不断的细线。于是我们一同把船停泊在岩下,率领仆人清除杂草割除草木遮挡视线的地方,攀登高处用绳子吊下去清理干净了四五次的地方。仰视低头察看没有一点人的踪迹,只见水石撞击发出砰砰凿凿的声音,溅起的水珠像珍珠一样跳跃,像玉石一样飞溅,令人耳目一新。从傍晚到戌时这段时间里,我喜爱此地到了极点而不能离开。一会儿峡山的夜色昏暗下来,云层裂开月亮露出头来,光气含蓄闪耀在云层之中,忽明忽暗的闪烁着光芒。虽然嘴快也难以形容这景色的美丽 。这时一直到夜幕降临我们都没入睡仍在畅谈其中觉得不能再爱不能罢手的美好(我感觉不对 可能古人需要正八景说法). 一直到将要离去清晨来临了还很决别知道这只是永远不变的去赴渺茫的市场中去品阅春所排欢体)前的景象并且为之赞叹罢了可惜也仅仅是这个时候才有这景象知道我难得和朋友们相遇欣赏这样的景象有这样的好去处因此特地记载下来这件事而且把这个故事记载下来留待后人观看的时候再让它们变得清楚起来而已)。(他们还猜测是否将这里用作通往别处的交通要道或者是一个商旅往来的地方但是看到这个洞前一年到头都是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来往之后 认为)像这样的好地方真的存在吗?这个洞应该开通交通让人们可以往来通商贸易 ,但这里却因为偏僻荒凉被遗弃;几乎很少有人到这里来.(感到非常惋惜)。于是感叹到:像这样的好地方真是不多见的呀!作者都以这样的一种情感态度去面对人生和自然美景去欣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