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白居易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现代人的语言中,重新审视这首诗所蕴含的深沉哲理。白居易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他曾担任翰林学士一职,但在诗中,他自我描绘出了自己的真实形象,表达出他对自身身份的矛盾认知和对人生的深思。
诗的开头,白居易描绘了自己的容貌:“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他并未对自己的容貌有清晰的认识,而是借助他人李放的手笔,将他真实的面貌展现出来。这一描绘表现出白居易的自谦和对他人评价的尊重。
接下来,“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他冷静地观察自己的精神和气质,认为自己更像是山林中人。这不仅是对他内心世界的描绘,也暗示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这两句诗描绘了白居易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他像蒲柳一般,体质容易消逝;他像麋鹿一般,难以被驯服。这表现出他的矛盾性格:一方面他渴望像山林中人那样自由自在,另一方面他又深知自己的体质和性格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这两句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在朝廷中的身份的困惑和矛盾。他明明不适应复杂的政治环境,却为何要在朝廷中担任侍臣五年之久?这显示出他的无奈和自我怀疑。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这两句诗表明白居易对自己的外貌和未来的深深担忧。他知道自己并非富贵之相,也害怕会因自己的行为而带来祸端。这种深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怀疑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深入剖析。
最后,“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他建议自己应该早日辞去官职,回归云泉之中。这表现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只有远离纷扰的尘世,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自我剖析。他既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对复杂社会环境的无奈和自我怀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是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