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白居易
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
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
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
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
下面是《北园》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人徜徉于春天的园林中,于五彩缤纷的花海旁默默回味往日相思之苦。酒隐诗人园中独酌,对着千娇百媚的鲜花,只感到自己的相思也如同那些须臾便要落去的花儿一样飘荡千里,在千里之外有那个他所深深思念的人,她的一举一动牵动诗人的千缕柔肠。对于爱人真是不舍不弃,只能用一杯酒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北园的春风刮起,各种花卉按季节次第开放。诗人用笔轻灵自然,不落俗套,写花随春开,花开花又落,乃自然界规律,人生亦是如此。诗人不写迎春花、梅花等先开花而后开春,而只写“杂花次第开”,是因为这样更显得自由、洒脱、不拘一格。同时杂花次第开放,也暗含诗人正年轻、有着大把的青春时光。
“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花儿在枝头的时间不会太久,很快就会随风飘落;落花化作春泥滋养花枝;再开花时又是另一番景象。就像诗人的心事跌宕起伏。每日在园中散步、驻足欣赏园中美景的心情已不止三四次了。“一日三四来”,极言对园中落花的留意,“心知”二字表明这只是猜测的花落了诗人才如此频频前来欣赏;“须臾”一词点明花落之迅速、无声无息之状。其实不止这园中的落花诗人的年华亦如落花流逝般如此须臾之间。“须臾”有恍然、指片刻之间。伤春、惜时之感跃然纸上。
“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园中的花下难道没有美酒?想要去喝酒,又迟疑徘徊。这一句是诗人的自我解释,将心中的矛盾揭示出来:既想解脱愁绪,又懒得去斟酌;既想一醉解愁,又顾虑良辰美景虚度。心情复杂矛盾也。一个“复”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犹豫、矛盾,是饮酒还是观赏花景让诗人难以取舍。“迟回”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斟酌时内心挣扎的情态。
“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这使诗人忧郁的心情更为深重。“所思眇”,意思是说恋人远离,相隔千里,她的一点消息都难以获得。“一杯”,是说喝酒,问题是要真的“劝”诗人的一杯恐怕又不会有什么效果吧。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并非真能借酒浇除内心的块垒、愁苦:独酌无伴、无处遣闷儿仅是一部分原因。而这大量未从正面写出的背景和内涵也更加强化了这一情感的表达——慨叹人生离多会少之感更从另一方面得到了体现。“所思眇”在何处?在何地?千里何方?何处不何方?这就是象征!但并非虚无缥缈的象征在这里“借一以三”,诗人相思之情之真切可感可触;且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如在其中!此乃含蓄之妙也!
现代文译文:
春风轻轻吹过北园,各种花卉也相继绽放。虽然知道它们片刻间就会凋零,却依然每日三番两次来到这里。园子里的花下难道没有美酒?想要去喝酒,又迟疑徘徊。我所思念的人在千里之外,没有人劝我喝一杯来解解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