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过颜处士墓》唐白居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白居易

《过颜处士墓》原文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过颜处士墓》是一首感逝诗,是对一位生命结束的友人的怀念之作。通过对墓主人生前遗迹寥落荒榛的描绘,诗人感到死者的逝去太匆忙,以致死后也只有一片荒榛。一首白杨,悲风昼起。好个曾经荣华富贵的好人,连黄土之壤都不曾停留片刻,人间“逝者如斯夫”,逝去了人才知道惋惜,一切一切都在遗忘之中。对那些前生曾经努力来这世走一遭的人,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感到人生的无情。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这两句是全诗的警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逝者长夜孤苦寂寞的牵挂之情。“长夜”二字照应前面的“没荒榛”“积暗尘”,是处士墓上凄凉景色的描绘。意思是:长夜漫漫,风雨剥蚀,坟墓前的白杨树又该是春去夏来,枝繁叶茂了。可是生者如能像黄壤那样永远埋葬这漫漫长夜,让处士安眠,不也很好吗?只可惜人生如风而逝,白杨春夏秋冬依旧。这样反衬对比,则逝者的长夜无眠,生者的无可奈何寂寞无聊的情景自在其中了。一个“肯”,一个“许”,是诗人独抒性灵的词语,有极强的感染力。

“箪瓢颜子生仍促”,是说颜回虽然贫困清苦,却能安贫乐道。“死更贫”的“更”字,是“更加”的意思,用在这里十分得体。这一句是讲颜回的死更加凄苦。颜回在世时虽然箪瓢屡空,却“人不堪其忧”,他的死更是生无长物了。“颜子”,即颜回。“箪”,盛饭的用具。“瓢”,饮水用具。“生仍促”,是说颜回一生寿短。“死更贫”承“生仍促”而来。贫穷只是物质上的贫乏,寿短不仅是生理上浪费生命,而且使人在事业上和精神上的损失更大。“更”字连上带下,使意义扩大。这一句里既有对颜回的同情,也有对自己人生苦短的感慨。

作者将颜回的生前死后、箪瓢的安贫乐道、布衣的早逝都熔于一炉,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生命短促、富贵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现代文译文:

小路荒芜草丛生,墓室内诗书堆积暗尘。

愿长夜长存不息让黄壤永无尘土;

悲风阵阵不许坟前的白杨青翠长春。

颜子贫寒早夭现看箪瓢内容物;

黔娄死后仍觉布被单薄依然贫。

岁月悠悠上天意难料者何事;

如此惜人富贵应给何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