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秋池独泛》唐白居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白居易

《秋池独泛》原文

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

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

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

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作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秋池独泛

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 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 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 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

在这秋风萧疏的篱笆旁,秋风清澈微拂的水面上,有一只小船承载着简陋的渔具。那张斑鹿皮则作为垫底倚在岸边。鹿皮上的位置坐着的,是一个精神矍铄的“野叟”,手中握着一杯酒。他半醉半醒地随意坐着,也许这个微醺的老翁看着身边人来人往、世事如梭,内心五味杂陈,问自己“我现在究竟是谁”?他是平凡的农夫、渔夫、猎人?还是逃离纷扰世俗、归隐山林的自得之人?这如同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那般的自我困惑与迷惘,想深入世事洞明人情却又避之不及的无奈,还有那种忘却世间的自己究竟在何处的人生寂寞感。

在他的身旁有着古代贤士的形象,那位严子陵垂钓的老者,那位苏门长啸的智者。他们悠然自得的神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在喧嚣的世界中显得如此的遥不可及,然而在这个老翁身上却似乎有了几分相似。他是否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是否也想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这就是白居易笔下的秋池独泛,一个平凡而又充满哲理的故事。他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幅秋日池塘的画面,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位孤独而自得的老人形象。在这个形象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困惑和追求,对内心的追求与被世界的困挠形成一种引人深思的反差美感。而在这种感觉的流露之中,我们能从中汲取许多现代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核——关注内在的真实感与真我的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以及那份反常识的外放坚持的情感震撼力与长久之美,以至于唤醒、打开了观赏者的遐思幻念和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秋池独泛》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位老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这种思考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至于现代文译文,由于原文并未给出具体的描述或语境,我无法进行翻译。如果您需要原文的现代文翻译,您可以向我提问或者提供其他背景信息。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