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陈子昂
幽居观天运。
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
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
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
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
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
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
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
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
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
旅人胡叹哉。
《感遇·之十七》现代文赏析
诗人这首《感遇》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审视王朝更迭,展现了诗人对天道循环的哲思。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开篇四句总括历史兴衰规律;中间十二句具体铺陈周秦至魏晋的政权更替;末六句转入对当世乱象的感慨。诗人以"幽居观天运"的超然姿态,将个人命运置于历史长河中观照,形成强烈的时空纵深感。
诗中"三季沦周赧"至"晋虏复纵横"八句,通过周赧王失国、秦朝覆灭、汉高祖入咸阳、五胡乱华等历史事件的密集排比,构建出历史循环的沉重图景。"尧禹道已昧"四句则直指当下道德沦丧的现实,暗含对武周政权的不满。结尾处"仲尼溺东鲁"的典故运用尤为精妙,以孔子困厄、老子隐遁的典故,暗示贤者在乱世中的无奈处境。
全诗以"大运自古来"作结,将个人悲叹升华为对历史规律的认知,体现了诗人诗歌"骨气端翔"的特质。这种将个人感遇与历史沉思相结合的写法,对后来杜甫的史诗创作有明显影响。
现代文译文:
独居静观天道运行, 悠悠思虑众生命运。 纵观古今兴衰更替, 英雄圣贤难违天命。
周室衰微三季沦丧, 七雄并起秦朝终亡。 又闻赤精真人降世, 提剑入主咸阳帝乡。 汉室光辉终消散, 五胡铁骑复猖狂。 尧舜禹汤正道晦暗, 昏暴虐政正盛张。
难道当世无豪杰? 奈何天道助胡兵。 咄咄怪事怎言说, 世人沉醉犹未醒。 孔子困厄在鲁地, 老子隐遁向西溟。 历史洪流自古然, 羁旅客何必叹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