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陈三立
锦衣玉貌过江人,几踬尘埃剩我亲。
万恨都移疽发背,九幽更恐债缠身。
羽毛自惜谁能识,圭角难砻稍未纯。
此后溪桥候明月,一披萧卷一酸辛。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陈三立《哭次申》
锦衣玉貌过江人,几踬尘埃剩我亲。 万恨都移疽发背,九幽更恐债缠身。 羽毛自惜谁能识,圭角难砻稍未纯。 此后溪桥候明月,一披萧卷一酸辛。
这首诗是陈三立在悼念友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锦衣玉貌过江人”,诗人以华丽的锦衣玉貌比喻友人的外在风采,体现友人在他心中的形象光彩照人。“过江人”这个词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指江南地区的人,这也是作者用诗词抒发怀乡之情的惯用表述;二是借代友人的生活轨迹和文人气质,从中可以看到的是,江汉和南中国文化的高古、繁华、也更加深刻的文化气质和灵性;三是寓言式表达了友人的文人特质和高雅性情,就像是过了江的人,气韵飘逸而又格调清高。而几踬尘埃剩我亲一句,更是深刻体现出友人的清高个性及不得志之命运。即便尘世如梦,能见到知己也是难得。“万恨都移疽发背”,这是一个痛苦的转折点,诗人用比喻表达了友人因生活困顿而身体每况愈下的状况。“九幽更恐债缠身”一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友人生活的艰难程度,以及债务缠身的状态,使人对友人的生活状况深感同情。
“羽毛自惜谁能识”,诗人以鸟的羽毛自喻,表达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但又无人能识的孤独和无奈。“圭角难砻稍未纯”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自己境况的无奈。
最后两句“此后溪桥候明月,一披萧卷一酸辛”,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况的深深同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溪桥候明月”则让人联想到的是寂静的夜晚,溪桥上诗人凝望着明月,思潮起伏。而“一披萧卷一酸辛”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生活状态的深深同情和对友情深深的怀念之情交织在一起,仿佛感受到诗人抚卷泣涕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用词精准,借古喻今,又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其悲痛的抒发也表现了陈三立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