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陈三立
有地瓯脱海之角,蒙笼草树杂花药。
依径廊亭茅盖头,待月生东日西落。
晨夕步寻半吾党,听鸟听虫微籁作。
主人好客如性命,每至围坐倾觞酌。
抟控烟霞纵谈咏,醉颊飘髯映林薄。
从知大侠隐阛阓,能外形骸自行乐。
十年烽燧点禹甸,缩手安问散腰脚。
分作遗民娱老乡,天假奥区万灵跃。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近代诗人陈三立的诗作中,描绘与友人欢聚、享受生活、共赏自然美景的作品并不少见,这首《为甘翰臣题非园图》便是一例。它展现了一种平和、愉悦、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也表现了诗人的旷达与自娱的精神世界。
首先,从描绘场景的方面看,这首诗选择了海边一角作为画布,展开一幅生动的图画。这是在一个半开放的场地,杂花药盛开,草树茂密,具有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美感。画中的路径曲径通幽,廊亭屋舍坐落在绿荫之下,晚风习习,夕阳西下。东边是新生的月亮,映照着诗人晨夕步行的身影。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展现了他们的深厚友情和闲适生活。他们不时地听鸟鸣虫声,感受微妙的自然音韵。主人的热情好客使得他们围坐在一起,畅饮欢笑。他们谈论着烟霞,醉意中飘髯映着林间的薄雾。这里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态度,他虽然知道乱世之中的世事无常,却能在安逸中寻找乐趣,即使隐居乡间,也能怡然自得。
最后,诗人用“从知大侠隐阓阤”这一句将现实与理想结合在一起,表明虽然身在乱世之中,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像侠客一样隐居市井,能够超越形骸的束缚,自我娱乐。这种超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独特洞察。
总的来说,《为甘翰臣题非园图》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作。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享受生活、超越现实的精神风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