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舒坦
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罢罗竭鱼鳖,方餍口腹养。
何年长者子,於此事脱放。
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落日倚朱栏,无言独惆怅。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题放生池
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罢罗竭鱼鳖,方餍口腹养。 何年长者子,於此事脱放。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春风吹过放生池面,微波不惊,平展如镜。池面之上,偶尔飞来几只水鸟,轻轻掠过水面,荡起一层层涟漪。而池中的鱼儿,也似乎在这安详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了一位古代长者的事迹。这位长者深知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不忍见其被杀戮,于是发起了放生之举。此诗所写放生池之事,也是同样的道理。诗人所赞赏的,正是这种同情生命、慈悲为怀的精神。
而那位长者虽然已经作古,但如今又有人继承了他的事业。那些曾经被捕捞上来的鱼儿,如今又回到了它们曾经生活过的池塘里。它们或许会感到惊恐不安,但它们也一定会感到庆幸和感激。诗人站在池边,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欣慰。他想到自己曾经为了口腹之欲而捕杀生灵,如今却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心中不禁感到惭愧和感动。于是,他深情地望着眼前的池塘和池中的鱼儿,不由得生出了无尽的感慨。落日西沉,诗人靠在朱红色的栏杆上,凝视着这片平静的池塘。一切繁华已逝,他独自一人,内心惆怅不已。然而他心中明白,这片池塘、这些鱼儿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感慨,都值得珍藏和铭记。
译文:
江南的城镇上万家,船只穿梭在江湖间。停止捕捞鱼鳖,满足口腹只为养。何时那位长者的儿子,开始此事放生之脱放。直钩钓鱼有何心?何必要明珠般鱼儿望。夕阳西下我倚着栏杆,内心无语惆怅独萦绕在旁!
以上赏析仅供参考,建议阅读更多作者的诗作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