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唐李嘉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嘉祐

《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原文

西望香炉雪,千峰晚色新。

白头悲作吏,黄纸苦催人。

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

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创作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描绘初晴时登湓城浦,眺望庐山,而朝廷的公事又催促他赶赴江阴的诗。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无奈。

首句“西望香炉雪,千峰晚色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远处的香炉峰在初晴的阳光下银光皑皑,千峰浸染,晚色新丽。诗人以香炉峰比喻“庐山”,生动形象,同时“千峰”一词也暗示了庐山之高大雄伟。其次句“白头悲作吏,黄纸苦催人。”第二句承接了首句中的“初晴”景象,不仅呼应了诗题,也为诗人的后续描写铺设背景。“白头悲作吏”以人世沧桑比喻白发苍苍、年事已高的自己面对新事物的欣喜悲苦之情。此时的“黄纸”就是圣旨,催促他赶赴江阴的命令。“苦催”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苦。

“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这两句是诗人的自我调侃,他因为喜欢登山而置办了登山专用的木屐,现在却不能自由地前往。他常以酒解忧,置办了深藏漉酒巾。但现在也被迫收敛心性,不得放浪形骸。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作者希望获得悠闲舒适的生活,摆脱政务的缠绕。可惜这一切,不过是心中的愿望。实际上是难以如愿的。这就显得更悲了。

最后的“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反映了朝廷公堂内的无奈。“手板”在这里代表着手握的权利和孤独,“日相亲”反而使人更觉相离的真切。“伤心”反映的就是痛苦的现实和自己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这样的地方已经熟悉并融入了这个环境中。但是现在所处地方的不同使他自己甚至已经分不清环境是如同先前一般熟悉的景象还是在一片蒙胧的水域之中感觉反而把自己这个对路程而感慨的人都完全模糊。伤心和不适应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初晴时登湓城浦眺望庐山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无奈。通过“香炉”、“公府”、“黄纸”等意象,诗人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