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唐李嘉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嘉祐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原文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

现代文赏析、翻译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

作者:李嘉祐

子规啼叶恨如何,半是愁时与日多。 芳草伴人春又老,落花随水亦无多。 山连睥睨多阴雨,地接潇湘半旧过。 有兴来为扶病客,闲情惟我近玄戈。

【注】子规:即杜鹃鸟,鸣声很像说“不如归去”,游子听了,能和客人异乡他国的作客心理相似 。又旧时相传子规叫起来好像在诉“叫归去,叫归期”,所以又叫做思归。唐杜甫《闻子规》诗。刘七侍御:生平事迹不详。刘禹锡《刘七侍御判官将之西川留赠路数二首》诗:“几度欲谋新底宅,时时回首旧烟萝。”这里借指刘某人所交之友。扶病:谓带病而行。戈:此泛指兵器。

这是酬和刘七诗友的诗篇,刘七从远处来信寄诗给作者,以襄返乡探亲却因为所在有官匪之患不能成行,表达了惆怅之情。作者先从对方写起,再写自己,将愁怨写得淋漓尽致。

首联以景起兴。“子规”即杜鹃鸟,“叶”即树叶。“远道逢春”点明此节令及地点;一个“愁”字暗透出诗人的心理状态 。树上的叶子开始脱落,落到地上变成秋天的黄土;在满眼凄凉的氛围中 ,居住在这儿的人们对作者的情感是很容易体会到的;于是以一个“愁”字出之,正是和盘托出自己的心思 。接下来写在极写景的所带人的感受 ,自然引入颔联。颈联通过衬托、对比,使自己的惆怅孤寂心情得以加深和强化 。尾联表达希望朋友能做高官以作自己外援的愿望 。“沧洲”,滨水的地方;“扶病”说明作者自己并未忘情世事 ,其希望友人“手持黄纸到沧洲”的愿望也就不难理解了 。

现代文译文:夜夜杜鹃在叶间啼叫如同诉说着什么,路途遥远却逢春却半是忧愁。芳草伴人老去也容易使人发愁,落花随着流水也一去不返也难挽留。山临睥睨恒常多阴雨,此地与潇湘交界春秋也多变幻。唯独羡慕你做了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水边做隐逸之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