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侍御史四叔归朝》唐李嘉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嘉祐

《送侍御史四叔归朝》原文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

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

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侍御史四叔归朝

唐 李嘉祐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 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 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李嘉祐的诗风比较朴实通俗,描写自然景物能将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融入诗中,刻画细致,捕捉景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有独到之处。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嘉祐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首联“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惜春的情感。因为是频频送别,足见分别之多,友情之深。而眼前是临水而别,更增添了伤春惜别的愁绪。“频”字承上启下,由此上溯到“隋宫柳”等情景的缘起,是因为频频送别而引起对“临水”伤春的联想,不写离愁却明写惜春,以景含情,最是妙处。

颔联“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折柳表长亭惜别,攀折柳枝赠友,意在表达惜别之情。李嘉祐从隋代折柳赠别之地隋宫写起,自然引出送别之人乃是秦地人士。“秦地人”三字可以使人联想到长安古都的秀美风光。这一联情景兼具,既描绘出送别时的环境,又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颈联“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是写友人回到朝廷后的情况。诗人说:你怀着感情回到朝廷,一定会向平津侍从谈论在江南的事情和见闻。这里通过叙旧来想象友人回到朝廷后的情况。“上国”指京城,“平津”指朝廷。“论旧”两字极其得体谦虚有礼,极好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爱之情。

尾联“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以美好的祝愿收结。友人住在靠近天津的地方,花朵残留枝头犹如自己留在江南的心上一样,祝愿友人仕途顺利、生活如意。

现代文译文:

淮南之地频频送别友人,临水依依惜别暮春时节。折下隋宫岸边依依杨柳,久留秦地之人依依惜别。含着深情回到京城朝廷,谈论往事迎接美好前程。靠近天津余花依旧笑迎,如茵绶花映衬你的新绶。

这首诗通过描绘残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美好祝愿。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