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慈氏院僧了通欲以常庵所书嵩明教尊僧篇付诸剞劂以永其传以广其流布居士欢喜因为说偈言》宋虞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虞俦

《慈氏院僧了通欲以常庵所书嵩明教尊僧篇付诸剞劂以永其传以广其流布居士欢喜因为说偈言》原文

明教宗风留纸上,常庵心法见毫端。

若人于此能三省,成佛元来总一般。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此诗题中说到,虞俦和朋友参观慈氏院,受到了朋友的欢迎,得知友人山中有一个富有佛教精神生活的场所,他的僧侣有着可敬的行为。他也喜好书法,热衷于教派理念的传递,特地把一篇诗篇“付诸剞劂”,预备雕版印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居士赞许此举,高兴地说出一首偈语,告诫我们不要错过这样美妙的景致,便把字画的书法中的所包含的意义描述了出来。

这一句“明教宗风留纸上”,使得我们的心,像是瞬间穿过了遥远的时空,把眼前文字的画面给具象化,心中感到的是宁静。从教义来说,“明教”乃指能开启智慧的教义,其教义主张人应该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觉悟来达到自我提升。而“宗风”则是指佛教的传承和教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是对佛教智慧的赞美和传承的期待。

“常庵心法见毫端”,这一句描绘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常庵的字迹,犹如毫端中的世界,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如同海中的珊瑚一般珍贵。也正因为这样,读起来如临海之广阔、海之深沉。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人类情感的深沉与博大。

再进一步说,“若人于此能三省”,这里暗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人生、道德和智慧。“三省”一词在这里可能是泛指反省自身的一种方法或者标准。当然具体的方法可能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经历。这也就是说“成佛元来总一般”此处的成佛是劝人们达到内在世界的成熟,变得具有睿智和理解力,使之能有远见卓识。“总一般”乃表达这个目标是所有人的愿望。整体而言,居士之偈以此宣扬人生内在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慈氏院僧了通的行为的赞美和鼓励,也是对人生内在成长的理解和倡导。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谁,只要能从中反思自己的人生、道德和智慧,都能达到内在世界的成熟,变得具有睿智和理解力。这样的理解力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有远见卓识,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落回本诗主题,又一次强化了对僧侣重视佛学修行与人文艺术提升的精神倡导。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觉得就是结合当下视角对诗词的意思进行阐述和解释,便于现代人理解和接受吧。以下是我的尝试:

在这明教的教义随风留存于纸上之时,常庵的心法在笔端显现出来。如果有人能从这些字画中反省自我,那么他就会发现,成佛的道路原本就是一样的。这就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意思。希望这个解释符合您的要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