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虞俦
有子岩廊贵,知公衣钵传。
内祠初趣召,次对暂回旋。
偕老莱衣喜,虚怀帝席前。
恩荣方沓至,遽返九华仙。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有子岩廊贵,知公衣钵传。”开头这两句是对程待制的生平的高度赞扬。以朝廷而言,“岩廊贵”即朝廷要臣,可以与韩愈诗句“三十登坛同将相”相媲美,这说明程待制已经完成了儿子的使命。诗人为这等宏图大略之士垂老归来而鸣可悲,更为其儿子有如此显贵的人物而感到光荣。“衣钵传”谓继承家传。古代宗法社会,承继先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这句诗对程待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两句尽管沉痛悲哀,却并非一味倾诉悲怀,它同时也是在发泄胸中的悲愤。
“内祠初趣召,次对暂回旋”这两句描写朝廷在正式征召程待制入朝任职时,赐坐宫门准备面试时对他的器重,使之暂且回来做一次正式的对答。言外之意就是虽非专任,其权势与京官无异。“趣”有专任的意思。两句实写,带出了对程待制的未来命运的明确交代。由于得罪了外戚而失位后迟迟得不到任命官职,正是其遭罪的原因之一。而作者自己不仅看清了这一结局,深知程待制内心的悲愤也不言而喻。“偕老莱衣喜,虚怀帝席前”写与程待制共享幸福的欢愉时刻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幻想之后的情况。那时,“乐事难逢喜变悲”致使一个晏安慈父前的岁月是多么遥远,作者只幻觉到了彼此一起悠然自得,比当年欧阳修父子“画堂鸟语调笙簧”(《六一居士》)、“莱衣同笑傲”(《秋声赋》)的幸福时光还要好得多。然而这幸福却一去不复返了。
“虚怀帝席前”一句,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说明自己已成强弩之末,老朽无力的样子还要受到这样的侮辱:自己白发苍苍居然还有资格去为皇帝写讲说词!于是内心的愤慨达到了顶点。“恩荣方沓至,遽返九华仙。”最后两句意味深长:从最高统治者那儿辞去的“恩荣”之事正如车水马龙一般向诗人奔涌而来。当他唱出了辛弃疾那悲怆凄楚而又热血填膺的歌曲——“关山正点瓜”和贺铸笔下水沉箭里满是卫吾朝廷的不详荆棘情绪一样具有凄凉的破空之势;正当人们希望他能干出番事业之时又遽然不寿与九华山之畔飘然而去!人间哀乐之际他只活了53岁而已。“亟为哀颂传万里”(杜牧),惟其如此就更增添了他人生命运难以摆脱困境的悲观感慨!这首诗哀思至诚一往情深犹如嚼蕊抽丝、飞云行雨奈何不得让人有揪心剜肝的震颤和哭不出来的沉痛。诗无一生不衔悲而是通过内容的不间断积淀来衬托这种悲切悲哀无与伦比的情怀唱叹结合运用复叠手段显得蕴藉空灵、含蓄不尽。
这首诗的用典贴切自然、浑化无痕、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朴素流畅、风格沉郁顿挫。作者虞俦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以自己的真挚感情和品格赢得了人们的景仰由于历代有人大力奖掖推荐的不少名篇不仅在地方而且还流芳到了八闽故此诗又具有隽永无穷、取之不尽的艺术生命力,“晚年合人卜邻”(邵文清《闲止先生墓志铭》)的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可见一斑!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