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宋虞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虞俦

《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原文

飞洒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

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

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

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虞俦的这首七律《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诗人通过对雪花的赞美,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联“飞洒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描写雪花轻盈飞舞的姿态。“飞洒羞明不肯朝”中的“羞明”是指雪洒落在光明辉煌的朝阳里,把光明的美衬托得更美,突出表达了雪花高尚而美丽的本性不愿被人们贬低,远远站在太阳一旁不愿去人多的集市——“待伴未全消”,站在太阳的一旁,等待同伴的到来,一起完全消融。

颔联“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将雪花比喻成飘舞的雪花和纷乱的柳絮,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将花著袂元无迹”中的“著袂”是指雪花落在袖子上,这本来是没有痕迹的;“认柳吹绵别有条”中的“认柳”是认作柳絮纷飞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雪花纷纷的场景。

颈联“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则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把雪景和明月、山川、流水等联系起来,美不胜收。“璧月半规开水面”描绘出半月形的明月映照在水面之上的美丽场景;“玉龙千丈转山腰”则是把山间雪景比作飞舞的玉龙在山间飞舞,既写出了山间的雪厚,又富有生动性和立体感。

尾联“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运用典故和比拟手法。“玄冥”是指冬季,“三白”指下三场大雪,“一飘”是化用杜甫诗中“胡为暮雨响凄寂,又作飞雪落将飘”一句。“何须又一飘”中的“又一飘”表明诗人希望不要再有新的雪花降下了。这既是对冬天的期待,也是对春天的祝愿: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雪花写得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