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祈晴》宋虞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虞俦

《祈晴》原文

何许龙蟠雨应求,参天老木古灵湫。

投诚已自刲鹅颈,激怒宁烦掷虎头。

南亩有人朝负耒,绝潢无客夜行舟。

寄言神物须终惠,为挽天河使倒流。

现代文赏析、翻译

祈晴

宋 虞俦

何许龙蟠雨应求,参天老木古灵湫。

投诚已自刲鹅颈,激怒宁烦掷虎头。

南亩有人朝负耒,绝潢无客夜行舟。

寄言神物须终惠,为挽天河使倒流。

这首诗是作者祈晴的诗,通过对老木灵湫雨后旱象的消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神灵的感激之情。首句“何许龙蟠”通过“龙蟠”寓祈雨之意。“参天老木”既是对“古灵湫”之物的形象描述,也反衬了旱情缓解后四周的静寂了。“投诚已自刲鹅颈”两句则明写降雨,暗写人们的心情。“激怒宁烦掷虎头”,掷虎头何物?在诗人看来,不过是祈雨的一种手段,是人们企盼天降甘霖的一种心情的外化。“南亩有人朝负耒,绝潢无客夜行舟”这两句描绘了旱象消除后的一个场景:田野里的人们可以照常耕作,人们可以乘夜下河去行船。在“有人朝负耒,无客夜行舟”的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祈晴的结果感到非常满意。最后两句“寄言神物须终惠,为挽天河使倒流”,以挽天河终惠,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感激之情。在诗句中,作者将祈晴的结果比作挽天河使河水倒流一样宏大壮观、不易期颐的事终于成真,有衷心的对神龙的赞美。本诗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和对民生的关心,足见诗人在为民服务之广大深刻意义上的进箴。尽管也有很大的慰籍意味的请愿、要求之类的象征意象在,但在一般劳动人民中间讲说起来是十分适宜的,完全可以与纯属礼佛酬神的俗讲俗唱区别开来。这种非颂非奖、于劝于情的特点也正是白话诗歌自然率真之处。

译文:龙蟠的地方下雨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参天老树古灵湫,我虔诚地祈祷着。我已经把自己的诚意比作割鹅的脖子,激怒上天降下大雨何必麻烦掷出虎头呢?南边的田野上农人可以按时去耕作,枯竭的河流上没有过客在夜间行船。我告诉你,神龙会继续赐福于我们,带领我们疏通天河使河水倒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