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书怀》宋虞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虞俦

《书怀》原文

宦路侵寻已倦游,功名何敢望前修。

谬纡州组三宜去,回视儒冠一忍羞。

畴昔尝窥循吏传,只今谁是富民侯。

夜来好雨催归棹,春水茫茫涨鸭头。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书怀

宋 虞俦

宦路侵寻已倦游,功名何敢望前修。 谬纡州组三宜去,回视儒冠一忍羞。 畴昔尝窥循吏传,只今谁是富民侯。 夜来好雨催归棹,春水茫茫涨鸭头。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诗。诗人在仕途上已有些倦游了,他觉得,做官求取功名是“前修”们的事,他既未得志,何必追随其后呢?所以他觉得应该解去“州组”,不再虚縻厚禄。但他“纡三绶”毕竟是羞耻的,于是,他选择了归隐这条路。他想到了隐逸高士们能够悠然地观赏山景,泛舟垂钓,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毕竟是个有抱负的人,又怎肯与他们同日而语呢?于是,他更加坚定了辞职归隐的决心。

诗人在“好雨催归棹”的时候,更想到了自己仕途失意,隐居乡野,有负君恩。全诗用曲折的心情叙事,叙事中又用赋笔娓娓道来,舒缓平易。从大处落笔,又不忘细处勾勒。景致别有情致,抒怀毫无愁绪。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洒脱。

“夜来好雨催归棹”,从大处落笔。这首诗题目叫《书怀》,因此便将当时种种思绪从诗人的内心引向了大好的河山。也许这“雨后复斜阳”的景色并不是作者目之所见,然在自然景物中见出好个春天的气息则必然是作者的感受了。“好雨催归棹”,看起来是写作者因怀念故乡而急于回家,然而这正是作者复杂心境中对外在诱惑所作出的妥协。“催”字也体现了作者内心渴望归隐的冲动情感。

然而,作者毕竟不失本心,回到家中“春水茫茫涨鸭头”,正是对家乡深情的描绘。“春水”指雨水滋润过的花草和水面上的气息。“茫茫”也点出雨水充沛所带来的那种润物无声、浑厚深远的韵味。在水边的野鸭伸长脖子鸣叫,看似平凡的景色,但融入茫茫春水,加之群鸭喧闹,一切充满勃勃生机。“鸭头”即鸭头波,“野鸭戏水”是最为常见的雨后风景画。这一切无一不是烂漫儿童在春天画卷上涂鸦的作品。明写春景水鸭也映衬出作者的闲情逸趣。总之本诗并不强作愁容而情感悲伤却是实实在在的发自心底而难以掩饰的自然流露,也不刻意颂圣而忠爱君国的意识却是一目了然的。诗人的这种率真性情自然比那些专事矫饰的诗人要可爱得多。

现代译文:

在官场上寻求已让我感到疲倦, 功名利禄我又怎敢去奢望前人。 错误地系上州郡的丝带应当远离, 回头看儒家冠冕让我忍受耻辱。 回忆过去我曾窥视做地方官的传记, 只是现在谁是有钱人的父母官。 昨夜的暴雨催促我归航的小船, 春水涨满了河面鸭头波低吟浅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