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刘商
心许征南破虏归,可言羸病卧戎衣。
迟迟不见怜弓箭,惆怅秋鸿敢近飞。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行营病中
唐 刘商
心许征南破虏归,可言羸病卧戎衣。 迟迟不见怜弓箭,惆怅秋鸿敢近飞。
刘商的这首《行营病中》诗,写了一位边防将士在病中仍不忘报国杀敌,渴望早日恢复边防的爱国之情。此诗抒发了病中的将士对战争的渴望和苦盼之怀,对征战的留恋和对战争的无奈之情。
首句“心许征南破虏归”,诗人用“心许”二字把将士对南征的期望概括起来,这位将士渴望的就是要征南破虏,所以当他卧床不起的时候,想到的仍是能否早日恢复边防。这里的“南”字与“征南”有关,“破虏”也是边防恢复后才能发生的事件。这句言简意赅地写出了这位将士的心志。
次句“可言羸病卧戎衣”,进一步写将士病卧戎衣。“可言”是实际情况,“羸病”说明已经病得很重,“卧戎衣”说明病因与抗敌报国有关。这一句是说因抗敌报国而病,具体而又感人。
后两句“迟迟不见怜弓箭,惆怅秋鸿敢近飞”,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写将士病中仍留念战场、渴望杀敌、盼望早日恢复边防。“迟迟不见怜弓箭”句,表面是说弓箭还不见来到,言外有久病无用之感,暗写了使他不便也不能去赴边的多重原因,可谓意味深长。“惆怅秋鸿敢近飞”,显然又是话里有话,心有不平。眼看秋天又到了鸿雁又临高空凄鸣时节,真不敢轻举妄伤了。“羡他梁上双燕,带玉佩丁当归来”(徐延昭歌)以燕子归巢比喻戍卒奔番归防乃是诗人习见的。“羡”“不敢”其实正是内心失落、怒而反问的意思。“秋鸿敢近飞”实际上正是控诉平时武器不被关心,一到国家需要、民族危机时就没人想得起刀枪的事情了。其实所谓病中仍是:“破巢馀众在,败柳风吹雨”(刘谷),为时不久了,为下边的情感宣泄做好了铺垫。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不愧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译文:
我心中期盼着能够南下平定敌寇归来,虽病卧在床却声称自己因公事在身。
弓箭迟迟不能得到大将军的怜爱,看到秋天的鸿雁也不敢轻易的靠近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