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郑燮
十年夫殁扃书簏,岁岁曝书抱书哭。
缥缃破裂方锦纹,玉轴牙签断湘竹。
孀妇义不卖藏书,况有孤雏是遗腹。
四壁涂鸦嗔不止,十日索墨五日纸。
学俸无钱愧塾师,线脚针头劳十指。
镫昏焰短空房黑,儿读无多母长织。
败叶走地风沙沙,检点儿眠听晓鸦。
《抚孤行》现代文译文:
丈夫离世十年仍紧锁书箱, 年年晾晒典籍抱书泪千行。 青白书衣裂开锦纹已褪色, 玉轴牙签折断湘竹亦沧桑。
寡妻坚守道义不卖藏书卷, 更因腹中留有遗孤待成长。 四壁涂鸦稚子顽皮惹嗔怪, 十日讨墨五日要纸实难当。
无力支付学费愧对教书匠, 唯有十指穿梭针线补家常。 油灯昏暗火苗短促照空房, 儿读不多母织不停夜未央。
枯叶扫地风声飒飒如呜咽, 检点孩童入睡独听鸦啼霜。
赏析:
这首作品以"藏书"为线索,通过三个层面展现了一位寡母的坚韧形象:
一、藏书见证忠贞 开篇"扃书簏"的细节,既是对亡夫的纪念,更是儒家"夫死不嫁"的道德实践。曝书时"抱书哭"的意象,将书籍人格化为情感载体。"缥缃破裂""玉轴断折"的描写,暗示着时光流逝中不变的坚守。
二、藏书承载希望 "遗腹子"的出现使情节转折,藏书从情感寄托转变为教育投资。诗人用"涂鸦""索墨"的生活细节,展现寒门学子成长的典型场景。"线脚针头"与"塾师"的对比,凸显母爱的自我牺牲。
三、藏书照亮寒夜 结尾处"镫昏焰短"的意象群构成经典画面:摇曳的灯火、纺织的剪影、读书的童声,在"风沙沙"的自然音响中,完成母子相依的生命图景。"晓鸦"的报更,暗示着日复一日的坚持。
诗人以白描手法,通过"书-儿-灯"的物象链条,塑造出立体饱满的寡母形象。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暗含对贞节观念的反思,最终升华为对底层女性生存智慧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