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友人之武林》宋于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于石

《送友人之武林》原文

钱塘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

十里湖山空战艦,千年宫阙咽僧钟。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

往事茫茫何处问,残烟衰草泣寒蛩。

现代文赏析、翻译

送友人之武林

于石

钱塘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 十里湖山空战舰,千年宫阙咽僧钟。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 往事茫茫何处问,残烟衰草泣寒蛩。

此诗开篇“钱塘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一帆风”极写轻便之感。在这壮观的江景之前,伴着一帆风所带来的观感的是作者“重寻旧日踪”的新感悟、新体验,人生的记忆尽呈眼前,人经历了一切才知失去,而且最主要的变化确如这随意出现的古词的几个字眼那样深情表达,构成一副殷情之语及思深深矣的情味效果,势开拓岀作者叙述境界的新视野及人生新的感悟和体验。颔联上句是讲湖山已非,昔日那竞相登场的十里湖山,早已战舰化水,一副衰败景象;下句写古迹荒凉。在一片寂静中突兀而出的是那自云霄上袅袅传来的僧人晚钟声,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满目空茫,往日的繁华再也寻不到踪迹了。古人诗有“六朝如梦亦如云”感觉。至此我们也许正可看出诗人善于将感怀历史的风情融入于平常景中并熔铸于新奇意象的诗法,真如景与情的浑然天成一般了无痕迹。“钱塘湖上事茫茫”一种浮云流水感自然流露出来。“残烟衰草泣寒蛩”,残烟衰草尚在,而草上寒蛩已然在啼哭了。古来吟咏草的诗句很多,但或悲从中来或豪情万丈;或吟咏蟋蟀的诗句很多,或凄清伤感或飘逸旷远。而这里的“残烟衰草”似在为“寒蛩”而“泣”,感情沉郁深致。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去杭州的事,全诗以景寄情,将送别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融入于景物的选择之中,而“钱塘江上”也因此而成为令人回味的胜境了。

译文:钱塘江上顺风扬帆而去,你为我和你再找昔日的胜迹、遗踪。曾连绵不断航行在那风景如画的江面上的舰船,变成颓垣废垒。矗立在前的楼阁塔寺已经寂静无声—— 世事渺茫寻无踪影,惟剩寂寥钟声;忽听得北面群峰上的云霄间回荡着潮涌之声,如怨如诉,不绝如缕友人赴杭州是向西而去;正值傍晚 ,水落石出的山谷间雾霭升腾、泉水枯竭的泉水却仍哀哀鸣泣似的此为全诗主景之所在虽意在描绘往日的繁华景像寄慨伤今今别离之情于湖光山色交融的意象中使主观的情感和悠远的意境合二为一委婉低旋俯仰自然暗淡悲凄扣题之意不见却蕴于情景苍凉的气氛中韵致含蓄之中袅袅不尽令读者以幽韵感人深遂韵外之意达到妙极难名之境界最后则宕开一笔大抵结句造语越是简约浅近把内容所凝蓄及众美景赞不尽未尝没有朋友多多益善朋友各自散不尽可遗留在美丽多情的钱塘湖太煞风景“渺茫往事可空对唯有霜凄衰草、寒鸣切切深久切断了满怀豪迈诗肠诸多低郁无状之时……大自然之道—— 人去已矣尽复将深情于萧疏寒秋景以触发收束乃悲歌振谷余韵绕梁善可持久已极有可吊怆然已极!”诗之结语三字:“何处问?”妙不可言的问绝佳对景!如此“遗音嘹亮空谷传响轻渺哀婉之致颇得其凄然可挹秀韵之情愫所以状语心境体物言情足以感慨盈言无限江山何处都显得异常恰当奔泻出来极其完美到无穷不尽有余意存焉物与景理志含蓄积垫深刻激昂为一之下发波绝调从深沉之中突显震人心魄不可轻易矣至于前四句则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语带隐喻虚实相间与词婉意深的境界完全融会而充满韵律之美更是不可及也。此诗诚如李佳所评曰:“语意超逸绝尘颇得于游之趣而得淡中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