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王翰
东皋雨过土膏润,采撷登厨露未晞。
生处碧条侪苋藋,糁时白粲埒珠玑。
阑干敢效诗人讽,顑颔多惭战马肥。
还胜红蓝遍中国,冶容争不济年饥。
《食苜蓿》现代文译文:
东边高地的雨水刚停,泥土润泽如膏脂 采摘苜蓿带回厨房,叶上晨露还未干 生长时碧绿的嫩茎与野苋菜为伴 煮成饭时雪白的米粒堪比珍珠 我倚着栏杆想学诗人写讽喻诗 却惭愧地面容消瘦,不如战马肥壮 这苜蓿到底胜过遍地种植的红蓝花 妖艳的花朵终究不能解救饥荒年岁
赏析:
诗人这首《食苜蓿》通过日常饮食题材,寄寓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全诗以"食苜蓿"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体察。
首联以细腻笔触描绘雨后采摘苜蓿的场景,"土膏润"与"露未晞"的意象组合,既写实又富有生机。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碧条"与"白粲"形成色彩对照,"侪苋藋"与"埒珠玑"构成价值反差,暗示平凡食材的珍贵。
颈联转折,诗人自嘲不敢效仿古人写讽喻诗,以"战马肥"反衬民生凋敝,含蓄批评时政。尾联直指社会现实,将实用的苜蓿与华而不实的红蓝花对比,揭示"冶容不济饥"的深刻道理。
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通过饮食小事反映重大社会问题,体现了诗人诗歌关注现实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善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平凡题材具有了不平凡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