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古蛾眉怨》唐王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王翰

《古蛾眉怨》原文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宫中彩女夜无事,

学凤吹箫弄清越。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

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传声走马开金屋,

夹路鸣环上玉墀。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花锦。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不意君心半路回,

求仙别作望仙台。琳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蓬莱可求不可上,

孤舟缥缈知何往。黄金作盘铜作茎,青天白露掌中擎。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飞廉观前空怨慕,

少君何事须相误。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朝晡泣对麒麟树,

树下苍苔日渐斑。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

现代文赏析、翻译

《古蛾眉怨》现代文译文:

你可曾见过宜春苑中的九华殿?那高耸的楼阁如发丝般笔直相连。阳光洒满朱红色的窗棂,流云半掩着苍龙纹饰的宫门。宫中彩女在夜晚无所事事,学着凤凰啼鸣吹奏清越的箫声。北卷珠帘等待凉风徐来,南开户牖仰望皎洁明月。

忽然听闻天子思念蛾眉佳人,宝凤衔花装饰着双龙纹饰的宫车。快马传令打开黄金屋宇,佩环叮咚沿着玉阶回响。长乐宫中摆下华丽宴席,三千美人拖着锦绣裙裾。灯前含笑更换罗衣,帐内承恩进献玉枕。

谁知君王心意中途改变,转而求仙建造望仙台。精美的宫门只能遥遥相望,紫翠山房终日紧闭不开。想要在人间种植仙桃,须先到海底寻找蓬莱。蓬莱仙境可望不可及,孤舟飘荡不知去向何方。

黄金为盘青铜为枝,托起青天白露在掌心。西王母嫣然领会君意,准备云车羽旗前来相迎。飞廉观前空留哀怨,少君为何要如此耽误?终有一日葬入茂陵田野,贱妾的蛾眉再不被眷顾。

宫车暮色中驶向终南山,仙仪蜿蜒一去不返。朝夕哭泣面对麒麟树,树下青苔日渐斑驳。人生百年夜已过半,对酒当歌莫要长叹。明知白昼不可私有,生死轮回何必细算。

赏析:

这首《古蛾眉怨》以宫怨题材展现深沉的哲理思考,艺术手法上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虚实相生"的空间构建。诗歌前段以"宜春苑""九华殿"等实景铺陈宫廷奢华,后段转入"蓬莱""云车"等虚幻仙境,形成现实与幻境的强烈反差。特别是"黄金作盘铜作茎"的意象,将求仙的虚妄具象化,暗喻帝王追求的荒诞。

二是"今昔对比"的情感张力。通过"三千美人曳花锦"的昔日盛况与"树下苍苔日渐斑"的今朝凄凉形成鲜明对照。诗人运用"忽闻""不意"等转折词,展现恩宠无常的戏剧性变化,强化了宫怨主题。

三是"生死观照"的哲理升华。结尾"人生百年夜将半"跳出具体叙事,将宫怨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一死一生何足算"的彻悟,使诗歌超越了一般闺怨诗的格局,体现出盛唐诗人特有的宇宙意识。

诗人此作在继承宫怨传统的同时,融入了对长生妄想的批判,展现了唐代宫廷诗向哲理诗演变的轨迹,其艺术成就堪与李白《长门怨》比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