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贾原善典宝寒潭渔隐图》唐王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王翰

《题贾原善典宝寒潭渔隐图》原文

君家旧在寒潭住,故写新图记幽趣。

木落秋山潭水空,犹把长竿倚溪树。

角巾野服身翩翩,彷佛当年孟浩然。

王门曳裾今几年,梦魂长绕寒潭边。

他年赐告承恩渥,归结草屋临风烟。

朝朝击榜向嵓石,只许白鸥伴幽寂。

春来举棹入春潭,会见桃花汎晴碧。

现代文赏析、翻译

《寒潭渔隐图》诗画互文中的隐逸书写

诗人这首题画诗以"寒潭渔隐"为主题,构建了一个虚实相生的隐逸世界。诗歌开篇点明画作缘起——友人贾原善为追忆寒潭旧居而作,随即转入对画境的生动再现:秋山木落、潭水澄澈,渔父持竿倚树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巧妙运用"角巾野服"的服饰细节与"孟浩然"的典故互文,将画中人物与盛唐隐逸诗人形成意象叠加,赋予画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段"王门曳裾"的仕宦生活与"梦魂长绕"的隐逸向往形成强烈张力,揭示出唐代士人"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诗人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将现实功名与精神家园并置对照,而"归结草屋"的期许则暗示着最终的价值取向。结尾处"白鸥伴幽寂"的意象与"桃花汎晴碧"的春日愿景,以色彩明暗的对比完成四季轮回的意境营造,使整幅画卷在时空维度上获得延展性。

此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在于"诗画互文"的创作手法。诗人不仅忠实再现画面元素,更通过"彷佛当年""梦魂长绕"等虚写笔触,拓展了画面的想象空间。在韵律处理上,"住-趣""空-树"等仄韵的交替使用,形成如潭水波动的节奏感。而"孟浩然"典故的植入,则使简单的题画诗升华为对整个隐逸传统的致敬,展现出唐代题画诗"以诗证画,以画明志"的典型特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