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王翰
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辉。
初离沧海寒光湿,才转瑶台列宿稀。
清助婆娑看处兴,影随零乱舞时衣。
相逢尽是他乡客,休唱惊乌绕树飞。
《中秋小酌录呈诸贤友二首 其二》赏析
这首七律以中秋望月为引,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情怀。全诗通过细腻的月相变化描写,营造出清冷幽寂的意境。
首联"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辉"以等待的焦灼感开篇,空庭独守的寂寞与山顶月华的清冷形成对照。颔联"初离沧海寒光湿,才转瑶台列宿稀"运用"沧海""瑶台"的意象,描绘月亮从海平面初升到升至中天的过程,寒光与稀星更添秋夜凉意。
颈联"清助婆娑看处兴,影随零乱舞时衣"转入人事,月光下的身影与衣袂飘舞,暗示诗人独酌的孤清。尾联"相逢尽是他乡客,休唱惊乌绕树飞"点明主旨,他乡遇故知的慰藉中,仍难掩"惊乌绕树"般的漂泊之感。
全诗以月为线,贯穿时空变换,最终落笔于游子情怀。诗人善用意象叠加,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在清冷的月光中寄托深沉的人生感慨。
现代文译文: 在空荡的庭院等待月亮升起, 月亮却迟迟不肯露面。 直到它攀上山巅, 才洒下清冷的辉光。
刚从海面升起时, 带着潮湿的寒芒; 转到天宫瑶台时, 周围的星辰已稀疏可数。
这清辉助长了我的酒兴, 在月光下婆娑起舞; 衣衫飘飞的身影, 零乱地投在地上。
今夜相逢的尽是异乡之客, 且莫唱那惊起乌鹊绕树飞的诗句—— 那只会触动我们共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