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鹦鹉》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鹦鹉为喻,展现了被豢养者的悲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一只被囚禁的鹦鹉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首联交代鹦鹉的来历与现状,从陇西到江东的迁徙暗示其失去自由的过程。"嘴渐红"三字既写实,又暗喻其被驯化的程度。颔联写主人对鹦鹉的防备与施舍,"剪翅"与"暂开"形成鲜明对比,揭示控制与自由的矛盾。颈联直指人鸟之间的情感错位,主人爱其巧语,而鹦鹉却向往高飞。尾联笔锋一转,将鹦鹉比作朱门中的歌舞妓,道破所有被豢养者的共同命运。
全诗以物喻人,借鹦鹉的处境暗讽当时社会对人才的禁锢。诗人以平实语言道出深刻哲理,体现了他对社会底层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现代文译文: 从陇西来的鹦鹉到了江东, 养了几年嘴喙渐渐变红。 主人常怕它思乡先剪短翅膀, 每次喂食才暂时打开笼门。 人们怜爱它能说会道情意虽重, 鸟儿怀念高空飞翔心意却不同。 这境况就像豪门里的歌舞妓, 被深深锁闭在后院的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