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归田三首》唐白居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白居易

《归田三首》原文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

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

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

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

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

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

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

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

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

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

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

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归田三首》现代文赏析与译文

赏析: 诗人在这组诗中展现了从庙堂到田园的人生转向,以平实语言道出深刻的生存智慧。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批判世俗追求的虚妄,继而详述归田生活的具体安排,最终升华出随遇而安的生命哲学。诗人用"卖马买犊"的细节、"策杖田头"的场景,将抽象的隐逸理想具象化,形成强烈的画面感。最可贵的是其体现的辩证思维:不否定仕途价值,却更强调顺应本性的通达。结尾"风前烛"的比喻,将人生短暂与超脱荣辱形成张力,凸显其通透的人生观。

现代文译文:

【其一】 人生追求何所有?无非两种路可走。 常人贪恋富与贵,隐士向往神仙游。 可叹仙籍非易得,富贵也由天定夺。 莫再眷恋长安道,休去寻觅蓬莱岛。 京城尘土遮天日,东海波涛无尽头。 金马门庭难踏入,玉树枝头怎攀求? 不如归去南山下,依法耕种春田畴。

【其二】 归田决心已下定,既已决意当如何? 卖却骏马买牛犊,徒步返回旧田舍。 开春整修犁与耙,待雨开荒除杂草。 拄杖田埂勤巡视,亲身督导农事劳。 老农曾授耕种法,春播最要用心早。 耕作若得不马虎,秋收自然回报好。 上可缴纳朝廷税,下能充实家中廪。 岂敢懈怠图安逸,袖手旁观不操劳? 务农并非低贱事,亲友莫要笑我痴。 待到明年春耕时,自当扶犁亲锄地。

【其三】 三十位列君王侧,玉佩叮当腰间垂。 四十已成田舍翁,躬身学锄禾下土。 十年光景转瞬间,人生际遇变如许。 世事本是无常态,穷达相生互依存。 游鱼需要深潭水,飞鸟要有高树枝。 何必固守一境地,作茧自缚徒困顿? 假使双足化骏马,便乘此马行千里。 倘若双手变弹弓,即持此弓猎野味。 形骸纵使变异物,顺其自然心自足。 幸得归田事农耕,怎知不是真福气? 何况我身将老去,恍如风前残烛光。 谁能在瞬息之间,系心荣辱得失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