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李廌
寄语松陵与太湖,烟波风月尔何如。
故时景物应如昔,复有当年张翰无。
以下是根据原文翻译的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苏伯达去西安的途中写的,充满了深情厚谊和殷殷期盼。在李廌的眼中,送别友人时眼中的美景已成为历史,可是他却期望友人在新的环境中再遇当年的美景。这种把惜别和期许联系在一起的表达方式显得既含蓄又真挚,充满友情。
首先,我们通过这首诗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松陵(今江苏吴江)的太湖边,友人苏伯达将启程前往西安。古时的太湖畔,烟波浩渺,风月无边,此时此地,真是一派美不胜收的景象。此时诗人将此地比作友人的新官地——西安,更显得西安的美了。此诗的开头“寄语”二字显得格外亲切;“松陵与太湖”,是交代友人的去向;“烟波风月”四字则是赞美西安那优美的景色。友人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令人羡慕。诗人又用“尔何如”三个字来表达对友人的新生活、新环境的好奇和关切之情。这三个字直接突出了友人的新身份,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
接着诗人又回忆起过去来:“故时景物应如昔”,这里诗人用“应”字来表达对友人新生活的肯定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但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这种肯定和赞美,他更希望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复有当年张翰无”。这里诗人用典故赞美友人能够像张翰一样有节操有情致。此处的典故使用可谓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在历史上张翰曾是一个因不受朝廷重用而辞官归隐的名士,而诗中的友人也一样曾经面临过许多诱惑却依然保持自我,清廉自守,不受任何物质的诱惑。这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对友人的赞许之情。
这首诗清新流畅,格调高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殷殷期盼,又充满了对友人新生活的肯定和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使用,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