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白居易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登商山最高顶》现代文译文:
我登上这座巍峨的山巅 环顾四周只见云雾弥漫 山脚下蜿蜒着一条古道 连接着楚地与秦川 有人为虚名所诱惑 有人被实利所驱赶 骑马的和挑担的 为何这般匆忙往返 我亦是这芸芸众生 未能超脱尘世纷繁 七年间三次往返此路 又凭什么嘲笑他人奔忙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自省意识。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构建了多重对比:
1. 空间对比:山顶的孤绝与山下的繁忙形成垂直对照。"烟云"的缥缈与"通达"的道路构成虚实相映的画面。
2. 人群对比:将追逐名利的行人与自我并置,最后两句"我亦斯人徒"的坦白尤为动人,体现诗人特有的平易与真诚。
3. 时间维度:"七年三往复"的表述,将瞬间的登临体验延伸为漫长的人生反思。数字的精确使用强化了真实感。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白描手法,"乘者及负者"的简笔勾勒出众生相。语言平实却富有张力,"何云云"的口语化表达增强了批判力度。
思想内涵方面,诗歌超越了简单的讽世,展现出深刻的自省精神。尾联的自嘲式反问,既是对功利社会的观察,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体现了诗人"中隐"思想的特点——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保持平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