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李廌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
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
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原诗描绘的是云梦波涛的雄伟壮观,盛赞道德文章能够为万物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里的现代文译文更侧重于深入理解原诗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感情,对诗词表达的艺术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在开篇的描述中,诗人借用了大海的辽阔无垠,形容道德如海洋般丰富深广,它如同百谷般浩渺,源源不断地为世间万物输送着生命的活力。这既是对道德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这里借用云梦的广大来比喻道德文章的无穷无尽,同时强调道德文章的影响力之大,足以映照整个社会,改变世界的格局。
“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这里描绘了道德文章的再度繁荣昌盛,精义深奥、难以捉摸,如凌驾于云雾之上的山峰,令人敬仰不已。诗人赞美了苏内相先生的道德文章在文坛上独领风骚,彰显了其道德高尚和学识渊博。
“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典谟是指古代的典章制度,灏噩则代表光明正大的道德风范。诗人赞扬苏内相先生的道德文章能够追随古代典章制度,传承浩然正气,影响深远,充盈于四海之间。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云梦波涛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道德文章的力量和影响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苏内相先生的敬仰之情,赞扬了他的道德文章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这种对道德的赞美和对人的敬仰,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梦波涛的壮丽景象,赞扬了道德文章的无穷魅力,表达了对苏内相先生的敬仰之情。在现代文译文中,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意境,从而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