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李中
见说灵泉好,潺湲兴莫穷。
谁当秋霁后,独听月明中。
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
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唐代诗人李中《遥赋义兴潜泉》所做的原创赏析:
“见说灵泉好,潺湲兴莫穷。”初读之下,仿佛能听见山间溪水轻轻流淌,澄澈见底,永无止息。诗人用“见说”二字,表达了对这泓清泉的无限向往与倾心。灵泉之水,澄澈可鉴,其源头的活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机。诗人用“潺湲兴莫穷”来表达他对泉水的喜爱,也寓含了对生命之源的赞美。
“谁当秋霁后,独听月明中。”这两句是诗人对泉水的未来充满期待,期盼着在秋雨过后,泉水能够更清澈;在月明之夜,泉水能给人以慰藉。这两句既描绘了泉水的外在美,又展现了它的内在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描述泉水之边的景物:苔藓爬满了石头,给泉水增加了生动之色;而流淌的泉水则如同滴露,让苔花更显生机盎然。秋风落叶之时,树叶渐渐变得红彤彤的,映入泉水中,分外美丽。这两句诗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期许,希望这泓泉水能化作甘霖,滋润万物,彰显其大功德。诗人借泉水寓言,表达了自己希望为民众造福、助益社会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和期许,表达了对生命之源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济世救民的期许。诗歌以泉水的形态出现,实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意的同时,使之更符合现代的表达习惯:
灵泉之美妙,流淌不息止。秋雨过后的它,独自倾听月明。石边苔花润,流水映红叶。化作甘霖降,滋润万物显奇功。
希望这样的现代文译文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