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李中
衮衮利名役,常嗟聚会稀。
有心游好景,无术驻残晖。
南陌草争茂,西园花乱飞。
期君举杯酒,不醉莫言归。
春晚招鲁从事
作者:李中
利名如车轮,滚滚催人倦。 虽然吟赏心,岁月疾如电。 莫为声名拘,偷将欢意违。 凭君拂琴事,图我此宵醉。
简析:春风不再似年少时吹遍的地方。也有昏醉而去人去楼空的体验;几句对于孔乙己寒星不亮的讽刺似在隐喻此类光景。“图我此宵醉”用在此处很恰到好处,这也应该是上韵的原因之一吧。我想改用高骈《西洲话旧约》中词意可能更为切合,若对“归骑自盈舆”能理解为一种笔势的话,“西洲”可算是此诗的“韵”。
现代文译文:
一生忙于名利,常常感叹没有时间聚会。 有心去欣赏美好的风景,但是没有办法留住时间的残晖。 南边的田野小路草丛正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西园的鲜花凋零飘散,乱纷纷随风回旋飞舞。 盼望你能举杯畅饮,如果我们不在这时欢歌醉酒,一意孤行执意要回家,那一定没有机会再相聚了。
诗是作者邀请友人宴饮时所作,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希望与友人多聚的愿望。起首两句以议论起笔,点明诗人对身不由己于名利奔忙中的无奈与怅惘。接下来两句,是这种情绪在景物描写中的自然流露:“南陌草争茂,西园花乱飞。”这里是以草之“争茂”反衬诗人“无术驻残晖”的无可奈何,对人生易老、青春难驻的感慨是十分明显的。结尾两句,诗人悬想宴散之后,希望友人不要急于回家:“期君举杯酒,不醉不言归。”不醉不归,纵情畅饮,这便扫除了“偷将欢意违”的拘谨与冷漠了。这结尾不但紧扣题旨,而且使全诗更添生活情趣。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趣又是通过前文中所一直蕴蓄着的自然景物之“象”表现出来的。所以,全诗写得一波三折,含蓄委婉,言尽意不尽,极有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