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张舜民
秦川渺渺楚天长,血色山花哭断肠。
谢汝殷勤苦相劝,如今倦客已还乡。
原诗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宋朝时期有关于它的吟诵最令我深刻的有这几句“秦川渺渺楚天长,血色山花哭断肠。谢汝殷勤苦相劝,如今倦客已还乡。”这几句是写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一种思乡之情。诗人身在蜀地,却已经心系故土,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时杜鹃鸟又叫子规鸟,杜鹃以“归”为题材的诗句极多,有悲苦哀怨之音,“夜半一声求偶声,教他生意在天涯”。但在这一首诗中却没有直接出现这样的诗句,只是说杜鹃鸟不停的在啼叫。用杜鹃鸟催人还,那这啼叫在催走谁呢?同时也有这么一种说法,“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鸟啼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规律,为何这杜鹃鸟偏要到花开的时候叫唤?恐怕是在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时光流逝一事不可停留吧!把那往日难以回首的往事尽都忘记掉,开始新的一段人生旅程吧!不要再因以前的失误而纠结不断,振作起来从头再来吧!这种人生感悟给人以启迪。
译文:
秦川之地浩渺无边,楚天之云悠长如带。 血红色的山花好像在哭泣,一声声的啼叫凄惨悲哀。 感谢你一遍遍热情的劝告,如今那倦游的游子已经踏上归程。
赏析:
诗人客居他乡,夜宿圆觉院,听到杜鹃的悲切鸣声而动乡思。在远方的秦川(指甘肃、陕西的广大地区)千里山川都迷迷蒙蒙,似有似无。那悠远的楚天更是无穷无尽,离诗人愈发辽远。“血色山花哭断肠”描绘了一幅杜鹃泣血的画面,十分凄艳惨烈。杜鹃的啼叫本是清脆响亮的,然而此诗中的杜鹃叫声似乎也饱含凄苦、悲切之情。
“谢汝殷勤苦相劝”中的“苦相劝”三字颇为费解。从诗中看来似乎杜鹃不是催促诗人赶快走,而是呼唤他不要滞留不归。这“苦相劝”三字将杜鹃人格化,从而渗入了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诗人此时倦游思归之心可能就是由此而来。
最后一句“如今倦客已还乡”是点睛之笔。诗人由被动而主动,由客归乡,从杜鹃的殷勤劝告中惊醒过来。这一句与“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之直白而悲切的乡思相比,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