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荔枝》宋张舜民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舜民

《荔枝》原文

柳江六月水如汤,江边荔枝红且黄。

摘时须是带枝叶,满盘璀璨堆琳瑯。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现代文中,赏析一首诗歌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它所要传达的美感和诗意,既要领略它字词表达的美感,又要透过意象探寻其中寄托的人文思考和理想,这对于审美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是根据原诗进行的赏析,供您参考。

《荔枝》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一首诗,他以荔枝为题材,通过描绘荔枝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人通过“柳江六月水如汤,江边荔枝红且黄”的描绘,将荔枝的生长环境生动地展现出来。六月柳江的水温如汤,荔枝红黄相间,生机勃勃。这样的环境为荔枝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其次,“摘时须是带枝叶”一句,诗人强调了采摘荔枝时的注意事项。荔枝摘取时需要带着枝叶,这不仅体现了对荔枝生长的保护,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这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珍视,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满盘璀璨堆琳瑯”一句,诗人将荔枝的鲜美比作满盘璀璨的珠宝,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和价值。这种比喻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赞美之情,也让人对荔枝的美味产生了无尽的想象。

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领略到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通过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领略到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思考。

至于翻译成现代文译文的话,我尝试如下表达:

在六月炎热的柳江边,荔枝树上的果实红黄相间,生机勃勃。采摘时需要保留枝叶,这样不仅能保护荔枝的生长,也体现了对生活的尊重和珍视。将荔枝装盘后,它们就像堆砌的珠宝一样璀璨夺目,让人无法抵挡其美味诱惑。

希望这样的译文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