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仆射陂》宋张舜民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舜民

《仆射陂》原文

陂头下马问渔者,欲买鲜鳞充晚庖。

昨夜北风水面合,不禁杨柳已成苞。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赏析这首诗:

“仆射陂”,一名蒲择陂,在当时为诗人留下很深印象,甚至去前作《跋〈行营杂记〉》。这是因游览仆射陂所写的诗,一似谢灵运,见到某一好山水,心怀欣喜之情所发出的感兴。“下马问渔者,欲买鲜鳞充晚庖。”下马正当仆射陂的陂头,问及当地的渔者,有购买新鲜鳞鱼之意,想拿到家里去煮晚饭。在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把世俗的尘念暂时淡忘,与渔者接近,也正是一种乐趣。此诗以平易而见深厚。

“昨夜北风水面合,不禁杨柳已成苞。”购买了鱼回来之后,风停水静,春寒料峭,但杨柳已生成花蕾,诗人敏锐地感觉到“春意”,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春意”已咄咄逼人。诗没有明写人,但人在景物中,时时处处觉得人在景中。诗人乘马而到仆射陂边,再到渔者那里询问有关买鱼的事。因为时间紧接上句,故没有明言这一切均在顷刻之间。此二句又写出一种闲适之情。风静水面合,正是北风昨夜停息的结果。而杨柳一夜之间已生成花蕾,亦即春意骤然而至的象征。

此诗写景、叙事均极为自然、闲适。语言平易而见深厚。尤其“不禁杨柳已成苞”二句能如实地传达出一种特有的兴致来。古人作诗很讲究兴致。讲趣才能自然、生动活泼。但趣之难和可贵还在于不造作、不斧凿。这种兴致应是自然而然地从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它可贵在有情趣而无枯调之弊。这首小诗反映了在古代相对封闭的社会中所可能找到一种具有率真本性的表现。这是一种近乎于真正的幽居一室似的流连自赏心情下观察体验大自然,再倾之以情趣所致的无尽闲适心意的诗章。因此全诗趣味深远而不浮于表皮,含义浅而不露出痕迹使人称许。

译文:

在仆射陂头下马询问当地的渔者,想购买新鲜的鱼来做饭菜。

昨夜北风平息水面静合,杨柳枝头已经结满了花蕾。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