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处士方干》唐周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周朴

《寄处士方干》原文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泊,庭树晓莺还。

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中的唐代诗人周朴的《寄处士方干》是一首十分有意蕴的诗,其创作风格独具特色。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以及现代文译文:

诗的前两句“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以恬静、闲适的景象开篇,描绘出桐庐江的美景和诗人独处的生活状态。江水悠悠,关门寂寂,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这桐庐江的美景,心中涌起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诗人由眼前的景象引发了对离别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峦叠嶂的感伤之情。他想象着远方的友人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这自然引起诗人深深的感伤。

接下来的“钓舟春岸泊,庭树晓莺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桐庐江边的美丽风景。春天来了,渔舟静泊,庭树上的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这美丽的景象却无法抚平诗人内心的思念和孤独。

最后两句“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诗人告诫自己不要急于归隐山林,因为那只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沉重。他希望自己能够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而不是逃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祝愿,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桐庐江的美景和诗人独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至于译文,由于古诗的意境丰富且深远,难以用简单的语言完全表达出来,但我尽量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其大意:在桐庐江边,我终日面对紧闭的柴门,想象着与友人离别后的种种情景,心中不禁涌起对山峦的感伤之情。春天的岸边,渔舟静静地停泊,庭院的树上鸟儿欢快地歌唱。不要急于归隐山林,因为那只会让心情更加沉重。我愿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期待美好的未来。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