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台城路 梳妆台怀古》清顾贞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顾贞观

《台城路 梳妆台怀古》原文

卷帘依旧西山雨。

凭高暗添愁思。

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

分明故址。

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

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

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

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台城路·梳妆台怀古》是清代诗人顾贞观的经典之作。这首词通过描述古代的梳妆台,引出了历史的沉重与感伤。通过深深的追思,他向读者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哀悼和对历史的理解和反思。

首先,诗中的“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一句描绘出登高望远时的凄凉心情。“西山雨”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也揭示出历史留下的深深伤痕。

“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深感慨。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古代的场景,让人仿佛能听到马上的吟诗声和帐中的琴弦声,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遗憾和哀痛。

“分明故址。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这句诗描绘了古代宫殿的美丽景色。“瑶岛琼花”在此既是对宫殿美丽富饶的描绘,也是对曾经繁荣昌盛的历史的回忆。但这种美好并未随时间流逝,仍在故址上显现,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广寒宫是古代传说中月宫的名称,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昔日美好事物的深深的感慨和失落。“重寻”表明了对历史故迹的深深的留恋。

随后,作者从回忆转向了历史的理解与反思,“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这句表达了对天宝年间的历史的深度思考,“天宝遗事”表明诗人对于这段历史充满了兴趣和反思。

最后,“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这几句描绘了对于历史的迷茫和对于未来的期待。“银汉红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天香”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梳妆台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情感和独特视角。通过深沉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引导读者反思历史,面对现实,以期能对未来产生影响。这样的深度思考和对历史的深入剖析是这首诗的一大亮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