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香鸭》唐徐夤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徐夤

《香鸭》原文

不假陶熔妙,谁教羽翼全。

五金池畔质,百和口中烟。

觜钝鱼难啄,心空火自燃。

御炉如有阙,须进圣君前。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的韵味浓郁,细腻刻画了香鸭的特征。基于诗的主题,我们来做一个基于原文的现代文译文赏析,题目定为:《“御炉香鸭”唐诗之美》。

“不假陶熔妙,谁教羽翼全。”这句诗,可以理解为香鸭天生丽质,无需雕琢打磨,自然展现出其完美无瑕的形态。这句诗中的“陶熔”在此处并不指代烧制、熔炼的过程,而是借用其形容经过人为的雕琢打磨后的艺术品之美,而在形容香鸭时则被引申为天生之完美,物有自来设无需精心造就。这两句描绘的是一只卓尔不群的香鸭形象。

“五金池畔质,百和口中烟。”描述了香鸭在金银镶边的池边光泽透亮,鸭嘴一动就如同口含百花的烟熏之质,真是名副其实的“金嘴”鸭。这是对香鸭之珍贵的具体描绘,其中融入了象征权力的金属元素——金和银,又在色彩中融汇了形象之味,给香鸭增加了神采。

“心空火自燃”,一句妙喻了香鸭最核心的特征——心中自然生起如火般的香气。这个描述一方面赞美了香鸭内含香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的功能,其身上蕴藏的香气自燃而生。这是对香鸭香气的极致赞美。

“御炉如有阙,须进圣君前。”这是诗人借香鸭赞美皇帝圣明的地方,它表明,若皇家御用炉鼎的烧制略有瑕疵,需要挑选这最为出彩的香鸭前去献给皇帝,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句则赋予了这只香鸭更加深刻的意义。

在总结时,我们会发现这首诗除了本身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之外,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寄托。香鸭并非只是一件客观存在之物,它身上所寄托的还有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每一句都描绘了不同的香鸭特征和状态,让人感受到了香鸭的神韵和独特魅力。最后两句更是让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表现了诗人对圣明的皇帝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香鸭》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主题意义,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这种观察力和理解力不仅体现在诗歌中,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以深情的情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尊重,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