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于慎行
风露严城欲暮秋,重关灯火上黄楼。
山邀夜色当杯入,云拥河声抱槛流。
片石长留苏子赋,荒原不散楚人愁。
论文况是登高日,藉甚逢君自胜游。
《闰九月朔日姜民部养冲邀登黄楼夜饮》所表达的感情极为深厚而丰富。其中包含着无尽的兴衰变迁和宇宙浩瀚之意,显现了于慎行以高尚艺术之情评鉴世界、放眼天下的高雅品味。 首联以浓郁的秋意开头,“严城欲暮”更是体现了历史的风烟仿佛环绕其间。“风露”即“风霜”,预见了秋风阵阵,霜露凝重的严酷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山邀夜色当杯入,云拥河声抱槛流”描绘了登楼的情景,山色邀请夜色一同入杯,云声伴随着河声环绕栏杆流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夜登黄楼的景象,同时也寓示了人生如梦,岁月如流之意。
颈联“片石长留苏子赋,荒原不散楚人愁”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引用苏轼在黄州所作《赤壁赋》的典故,以黄楼的一片石头上长久地留存着苏轼的赋文,暗喻历史长河中许多人和事都已随风而逝,只有文化留存下来。然而,“荒原不散楚人愁”却暗示了变迁中的忧虑和不安,也体现了对古人哀愁的深深同情。
最后一句“论文况是登高日,藉甚逢君自胜游”,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不仅感慨历史变迁,更积极思考人生,因此逢君胜游而感到极为欣喜。这里不仅是赞赏姜养冲的才情和友情的深厚,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而丰富,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热切期盼。
全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洞察和对友情的珍视。无论是登高望远还是置身于世事纷扰之中,他都保持了一种开阔的胸襟和深邃的眼光。这也是他能够在明代众多文人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读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谊,还能对历史、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正是于慎行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