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 其一》明于慎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于慎行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 其一》原文

海岳灵分振代英,当年神降是长庚。

风尘一吏淹华发,词赋千秋起盛名。

紫气关前何日隐,玉楼天上几时成。

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 其一

明代:于慎行

海岳灵分振代英,当年神降是长庚。 风尘一吏淹华发,词赋千秋起盛名。 紫气关前何日隐,玉楼天上几时成。 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

这首诗是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李北山先生而作,通过对李北山一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其辞世的哀伤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

首联“海岳灵分振代英,当年神降是长庚”,直接描述李北山非凡的出身和出色的才华。此处作者以“海岳”指代李北山,意为李北山就像大海和山岳一样有灵性,而且是在人才济济的中原大地上所诞生,自然堪称“振代英”。“灵分”和“神降”相互呼应,体现出作者对李北山天资超群的赞赏和惊叹。这里提到的“长庚”并非李白的那位诗名,“长庚”是借用中国古代神话中,诗人之神灵驾云而去的意思。“风尘一吏淹华发,词赋千秋起盛名。”颔联作者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述李北山在人间尘世担任小官而头发花白,暗示出他为世人所不识的惋惜之情。同时,“词赋千秋起盛名”也表达出对李北山文才的赞赏之情。

颈联“紫气关前何日隐,玉楼天上几时成”,两句纯用古典意象“紫气关”、“玉楼”,这在作者和李北山所生活的年代以人文文化见长的文人之间应不乏通用。这也似乎是一种艺术超越而穿越时光的文化自信,既是为赞美其身后辉煌也是寄托了自己的信念吧!是对已故者与来世的一种虚渺的神话般的想象,也体现出作者对李北山的高尚品质的向往之情。

尾联“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此句借用了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梦觉疑连枕,泪下不成涕。对之归去来,寂寂松上月”之意境。“化鹤归来”也即乘鹤仙去之意,“愁听”则将生者对逝者的无限哀思和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联也体现出作者对李北山先生的辞世之哀伤与怀念之情。此诗不仅用笔凝练,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十分到位,通过对李北山一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其辞世的哀伤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